古人如何治理水患?大文豪们竟然也会治水

2020-07-20 16:39:12 作者: 古人如何治理

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全年在抗穷,让人揪心的事情太多了,近期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水患了,各地团结一心、防汛救灾。

水诞生了文明,同时又在毁灭文明,人们对于水是又爱又恨。那么面对水灾,古代人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们曾耳熟能详的很多古代治水故事,如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

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家李冰任蜀守期间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名人治水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古代文人治水故事,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还懂治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这一思想不仅支配了他的政治态度,同时也支配了他的创作方向。这种"兼济"精神,在治理杭州西湖时也得到了体现。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从长安绕道襄阳南下,乘船经过洞庭湖,看到“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的景象,便生出治水以供民生的宏愿。

到达杭州时,正逢大旱。当时的西湖被称为“钱塘湖”或“上湖”,因北部连接着一个水位比它低的“下湖”。由于当时钱塘湖年久不治、堵塞成患,虽有旧堤,但太低矮又疏于加固,导致大雨时湖水横流难以存储、干旱时湖内蓄水不足无法用于灌溉。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白居易命人清挖了西湖的淤泥,并将旧有湖堤“高加数尺”,以增加钱塘湖的库容量。并设圣塘闸等三闸,闸门每日定时开启和关闭,使湖水循环往复,让其滋润下游农田,还能排泄洪水、保障湖堤安全。

白居易还疏浚了杭州城区内的六口已使用了40年的老井,解决民生用水问题。整个工程完成以后,既为江南运河扩充了水源,也保障了钱塘、盐官(今海宁)之间运河两岸数10万亩农田的灌溉。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离开之际,出现了“杭老遮车辙”的送别场面。依依惜别时,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家乡滨临太湖,北枕长江,地势低洼,洪涝、干旱、海潮频频发生,民众苦不堪言。他家境贫寒,从小就立下治水意愿,发愤苦读,决心为民造福。

天圣元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境常常“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天圣二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民夫,奔赴海滨。

但不久,“风雪大至,潮汹惊人,夫役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此时谣言四起,起了反对之声。而朝廷也遣中使来追究责任,并令暂时停工。修复捍海堰的工程一度陷入了困境。不久,淮南转运使胡全仪实地勘察,认为修复海堰“必成之”。于是,被搁置的捍海堰修复工程,又重新提上了日程,捍海治堰全面复工。

天圣四年,谢氏去世,范仲淹回籍丁忧。临行前,他惦记海堰之事,留书张纶,言复堰之利。张纶上表朝廷,自请兼知泰州,以总其役。于是工程再次上马,次年竣工。绵延数百里的长堤,受灾流亡的民户,又重新返回家园。盐城、兴化、海陵等县田土皆可耕种,生产得到恢复,政府的盐利收入明显增加。

为此在工程中发挥作用的范仲淹、胡全仪、张纶,后人为表敬意修建了三贤祠,又称范公祠。这条悠长的捍海堤,也被称作范公堤,恩泽后代。

在治理太湖时,范仲淹认真研究江南的圩田古制,结合自己的治水经验,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实践,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

这种治水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世,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人赞扬范仲淹:“实心为民,行而宜之,必至尽善然后已,此先忧后乐之功。”

范仲淹是宋代名臣,他不仅是文学家,更是政治家,他在地方为官时,重视水利建设,为当地百姓造福。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北宋元佑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为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一条贯穿西湖的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为西湖十景之首。

苏轼提出治水的关键是在“水理”和“人情”之间达成一种和谐,本着“以水治水”的原则来治理。苏堤,就是在西湖的清淤过程用这些挖出来的淤泥、水草,在西湖的西侧,修建一道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的长堤。并在堤上遍栽花木,使其成为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湖滨景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