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君如何调遣在外驻扎的军队?兵符:单单有我还不行

2020-07-21 16:41:17 作者: 古代国君如何

文|飞鱼说史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

而打仗是一项技术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战争的艺术,都在人类的智慧下被演绎地淋漓尽致。

从排兵布阵到兵者诡道,时代就在战争思想的转变中滚滚向前发展。

在古代,国君是国家的主宰,实施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加强君权,是历代国君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虎符

而加强君权和控制军队是牢不可分的,只有把能颠覆国家政权的军队,控制在国君自己手中,才能谈得上加强君权,不然所有集权的政策,都只是一纸空文。

所以对于手握重兵的将军,国君通常很是忌惮,而军队一般都驻扎在城外,尤其是在战争期间那更是没有固定的驻扎地点,那么古代国君是如何调遣在外驻扎的军队的呢?

说到这,不少人会想到,用兵符控制军队,也确实,兵符的出现适应了君主集权的需要,但是当兵符听到这个答案后,为何会急忙辩解说,单单有它还不行呢?

本篇飞鱼就和您聊聊兵符,继而说说古代国君调遣军队除了兵符还需要哪些物品。

符最早的雏形——节。

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周礼·地官》

意思是说,如果国家有重大事故,就召集所有的臣民到王宫门前待命,并且命令“无节”的人不得在全国各地任意通行,那么在古代什么是“节”呢?

“节”在古代又指符节,是君主或者国君颁发给国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后来又成为了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我们后来所说的使节,久而久之,使节也就成为了出使之人的代名词。

《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武帝嘉其义,乃遣(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说的就是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并且送被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而苏武持节出使,其实这个节也就代表了他使者的身份。

古代的使节

而到后来,符节的用途和种类逐渐扩大化,不同的用途,用不同的节,甚至出使之人出使不同的国家所持的节也不一样,比如《周礼·地官》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译国用龙节,皆金也……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符节在管理国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国君为了直接能够控制军队,也把“节”用在了军队的调兵遣将上,于是兵符制度应运而生,正所谓: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于符或节,以为凭据。

兵符的重要形态——虎符。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裴骃集解引《龙鱼河图》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这里的所说的兵信神符,其实指的就是兵符,不过这并不能说在黄帝和蚩尤决战时就出现了兵符,这是南朝史学家裴骃的注解,他的注解充满了玄幻色彩,并不能作为史实来论断,而根据出土的文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虎符,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兵符。

虎符,是古代国君授予大将兵权,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然后劈为两半,有子母口可以勘合,其中一半国君自留,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领,如果国君需要调动军队而不能亲到军队驻地,只需命人带着自己那半虎符,就可调动军队。

我们先说说虎符的形状。

那么为何兵符要做成老虎形状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虎乃百兽之王,而白虎又被誉为战神的化身,用它作为兵甲之符,那是相当合适的。

虎符

不过虎形兵符在春秋战国并不是唯一的形状,还有鹰符、龙符等形状,在后代又出现了麟符、兔符、鱼符等形状,不过虎符的形状虽然不一样,但是其用途是一致的。

我们再说说虎符铭文上的历史。

现今出土的虎符一共有四件,全是秦国的物品,分别是杜虎符、新郪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我们就根据虎符上的铭文,来探究一下秦的调兵制度。

杜虎符上的铭文为: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这段铭文不仅说出了兵符分为左右,而且要求用兵超过50人,就必须勘合国君的虎符,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无需勘合虎符,也可以点燃烽火。

新郪虎符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乍一看,这段铭文和杜虎符上的铭文没啥区别,其实还是有个细微区别的,那就是君符变成了王符,也就是说这个虎符是秦惠文王称王之后秦始皇称帝之前的产物。

虎符

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为: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阳陵,阳陵是秦设置的郡,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始称皇帝,所以这个虎符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产物。

而东郡虎符和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一致,只不过左边虎符是在东郡,而从虎符上的铭文,我们亦看出了秦统一华夏开创大一统秦朝的光辉历程。

虎符的传奇故事。

(侯)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既然说到了虎符,那么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而正如上述引用所说,窃符是信陵君的门客侯嬴所提出的,让魏王最受宠爱的妃子如姬进行实施。

而这件事情的大背景,是在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剑指赵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面临亡国之危,赵国平原君赵胜向信陵君请求救援,可是信陵君并不是魏国的王,魏王那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打算出兵救赵。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