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政治联姻都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作为当事人,面对政治联姻,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选择,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所要谈得是,春秋时期的郑昭公和晋文公在面对政治联姻时的不同的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
郑昭公姬忽,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位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郑庄公长子,郑厉公姬突和郑君子亹的哥哥。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国权臣祭仲按照郑庄公的遗愿,扶持太子姬忽上位,此即郑昭公。
公子姬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宋国自然是希望公子突能成为郑国的国君,故而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太子忽为郑国国君,就派人把祭仲骗来逮捕起来,并威胁他说,不拥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就处死你。
祭仲为了活命,答应了宋国的要求,带公子突回国,准备拥立公子突为国君。郑昭公忽听说祭仲因宋国的要挟准备拥立自己的弟弟公子突为国君,赶紧逃亡到卫国。于是,公子突在祭仲的拥立下即位,是为郑国的第五任国君郑厉公。
郑厉公虽然当了国君,但郑国的大权都集中在祭仲手中。对此,郑厉公很不甘心,命令祭仲的女婿雍纠杀死祭仲。不料,雍纠的妻子(即祭仲的女儿)却提前把此事告诉祭仲。祭仲于是抢先下手,杀死雍纠,把郑厉公赶到边界栎邑,并迎接郑昭公忽回国。
郑厉公逃到栎邑,得到宋国军队支持,于是杀死栎邑大夫单伯,在栎邑坚守防备。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听说祭仲赶走了郑厉公,也纷纷趁机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因此不再讨伐郑厉公所在的栎邑。
第二年,郑国的另一位大臣渠弥在郊野射杀了郑昭公,后又与祭仲一道改立郑昭公的弟弟子亹做国君。
郑昭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权位不保,甚至被臣下杀死的下场,并不是因为他残暴不仁引起民怨,而是因为数年前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公元前706年,北戎讨伐齐国,齐国派使者向郑国求援,郑国派当时还是太子姬忽领军救援齐国。打退北戎后,齐僖公表达了把女儿嫁给太子忽的想法。
这实际上是齐国向郑国发出的一个政治联姻邀约。当时,郑国大臣祭仲正好与太子忽在一起,就劝太子忽应该与齐国联姻,答应娶亲。他说:“我们郑国国君(郑庄公)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太子您如果得不到大国的援助将不能即位,三位公子都可以成为国君。”祭仲所说的三位公子,包括了太子忽及他的弟弟公子突,小弟弟子亹。
但不知太子忽是出于何种考虑,说:“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竟然婉言拒绝了齐国的联姻要求。
太子忽的这一拒绝,不仅意味着拒绝了与齐国的政治联姻,获取大国的支持,也意味着拒绝祭仲的支持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因此,郑昭公即位之后,祭仲并不真心实意地支持他。而宋国之所以敢于要挟祭仲拥立公子突,除了知道郑昭公背后没有大国支持外,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
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献公诡诸之子,晋惠公夷吾之兄,晋怀公圉之伯父。
众所周知,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曾被迫在外逃亡十九年。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危,在秦国当人质的公子圉抛下妻子,逃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怀公。
秦穆公对公子圉的不辞而别非常恼怒,决定支持流亡在楚国的重耳,邀请重耳到秦国。重耳来到秦国,秦穆公设酒宴款待,并当场表示,愿意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
秦穆公这么做,既是对重耳的试探,也是一种政治联姻。如果重耳接受政治联姻,自然一切好说,秦穆公将全力支持他回国争夺国君之位;而如果重耳不接受公子圉的妻子,与当初郑国太子忽拒绝齐僖公那样,拒绝政治联姻,就表明他还无法彻底与公子圉决裂,也无法彻底投靠秦国,那么,秦穆公必定要重新考虑是否要权力支持重耳了。
面对秦穆公提出的政治联姻,重耳本打算不接受公子圉的妻子。因为重耳与公子圉毕竟是伯侄关系,所以,对于公子圉的妻子,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道德伦理上,重耳都难以接受。
因此,一时之间酒宴上的主客双方都陷入十分尴尬的局面。就在此时,胥臣劝重耳说:“他(公子圉)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怎么能够拘泥于小礼节,而忘了大的羞耻!”
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的妻子。秦穆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赵衰吟了《黍苗》诗,秦穆公知其心意,当即表示将尽快支持重耳返回晋国。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到晋国,赶走并杀死晋怀公圉,自即位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晋惠公的旧大臣吕省、郤芮等图谋火烧宫殿,杀死晋文公。晋文公得到情报,考虑到吕省、郤芮等势力还很强大,便暗中组织人手防备,自己则秘密躲到秦国军队之中寻求庇护。
不久,吕省、郤芮等果然火烧宫殿,发动叛乱,被晋文公的人手打退。吕省、郤芮逃到黄河边,被秦穆公诱杀。随后,晋文公从秦国接回秦国夫人,秦国又送给晋文公三千卫士,以便防备晋国内乱。
就这样,凭借着秦国的支持,晋文公不仅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还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开启其称霸中原之路。
对比郑昭公与晋文公,我们发现,他们人生的关键是发生在对政治联姻的选择上。面对政治联姻,郑昭公选择拒绝,结果失去了齐国和臣下的支持,最终被臣下杀死;而晋文公选择了接受,故而能得到秦国的大力支持,终于成就了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