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惹人醉:唐朝诗人都是如何描写月色之美?

2020-08-05 01:07:59 作者: 月色惹人醉:

李白: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当时诗坛里的有名人物都与孟浩然、王昌龄等人相处很好,而杜甫和李白却不认识他们。很让人怀疑,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过节,不说别的,性格差异就十分明显。王维一生处在自我怀疑之中,李白则极度自信狂野。尤其是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其中写月的著名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笔下的这轮明月,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明月。现代诗人余光中这样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有“诗圣”之称

盛唐有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李白,也有了现实主义诗人的最佳典范杜甫。

杜甫的一生,实在太苦。安史之乱爆发那一年,即将颠沛流离的他,返回家乡才发现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多年后,饥饿难当的他,对着地方官员送来的白酒、牛肉,“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撑死了。这是他个人的不幸,但更是时代不幸的写照。

唐朝由盛而衰,杜甫的诗就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其中写月最有名的诗: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杜甫的柔情细腻之作,明明是自己想念妻儿,却说妻子想念自己。谴责战争,最有力的方式,从来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口号,而只需要把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展示出来。

有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杜甫就是这样的英雄。

王昌龄:边塞诗人

唐朝人口流动性较大,他们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天南海北去旅行迁徙。边塞诗,就是这样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当然,朝廷希望诗人们通过边塞诗反映“盛唐之音”,但有良知的诗人,看到的是边塞战争背后的残酷。

其中用明月来写战争的经典诗是: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边疆战乱的平息,急需朝廷起用真正的英雄,言下之意,是否意味着当下戍边的将领都是狗熊呢?借古讽今,王昌龄绝对炉火纯青。

张继

大唐的张继,留给历史的身影相当模糊。

但提起他我们依旧能想起那一首: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让他不同于历史上那些过客,也因此,即使历史册中没有对他过多描述,但用一首诗来代表一个人,于他而言,足矣。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各位在评论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