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简单爱":一耕、一织、一牛足矣丨历史喵话"七夕"

2020-08-25 09:14:00 作者: 中国人的"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芳源

初秋,两只喜鹊叽叽喳喳鸣叫,仿佛在说:“今夜搭桥,还不速去?”“同去同去!”这时的你,是否已准备好“剁手”,为心上人送上一份七夕礼物?

七夕,一个充满浪漫与温馨的日子。这个传统节日之所以与爱情结缘,源自那个古老传说:

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时刻,喜鹊飞上银河架起桥梁,一对佳偶方能重逢聚首,倾诉离别之苦。正如秦少游所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那么问题来了:自古文献中便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为何传说中搭桥的是喜鹊,而不是别的什么鸟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原来,入秋后天气转凉,喜鹊需长出新毛御寒保暖。当古人看到正在换毛的喜鹊头顶光秃秃,便认为是牛郎织女走过鹊桥,把喜鹊头上的毛都踩秃了!南宋罗愿《尔雅翼》中“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的描述,就是最好的印证。

古人观察时令物候,创造出浪漫的爱情传说,而七夕的内涵绝不仅限于爱情。

这个拥有乞巧纳福等众多习俗的节日,起源于上古、普及自西汉、在宋代达到鼎盛。追其根源,则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密不可分。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银河两岸,两颗明星遥遥相对,这便是牛郎星与织女星。

从天文学上说,牛郎星为天鹰座主星“天鹰座α”,织女为天琴座主星“天琴座α”。两颗星实际上相距16.4光年。据观测,其距离仍在不断拉大。

如此看来,别说一年一聚,就算牛郎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几十年后才接得到!但我们的先人却十分浪漫,关于牛郎织女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经》中的牛郎织女二星,拥有拟人化的色彩,诗中说:织女织不好布,牛郎也拉不来车。后人猜度其原因,勾勒出“天河永隔、相思难解”的故事轮廓,进而演化出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

但古人观星,更重要的目的是预测时令,指导农业。《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在古人眼中,牛郎星与牲畜有关,织女星则代表纺织。入秋后古人看到这两颗星,就意识到畜牧业即将收获,女子也开始拿起纺锤纺线织布,准备寒衣了。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传说中善于纺织的织女,是古代女子的偶像。每逢七夕,古代女子便面向织女星祭拜,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正因如此,七夕又叫“乞巧节”。除了拜织女,古代女子乞巧的方式还有许多:

比如“穿针乞巧”。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女子于七夕望月穿针,所穿之针为七根。谁穿得又快又准,谁就能“得巧”。

又如“投针验巧”。女子将白天和夜间所取之水混合,名曰“鸳鸯水”,过夜暴晒后水面生成薄膜,七夕之日将缝衣针浮于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若针影在水底投射出不同形状,便是“得巧”。

又如“喜蛛应巧”。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七夕前日,女子们将蜘蛛置于盒内,第二天开盒,若蜘蛛结的网又大又漂亮,便是“得巧”。

唐代崔颢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唐代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无论是祭拜、穿针还是投针、结喜蛛,明目繁多的乞巧方式,体现出古时女子对心灵手巧的无限向往。

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七夕节日中的乞巧内涵,逐渐演化出女子们游戏、欢会的节日内容。七夕也渐渐变成古时候的“女儿节”。

古时的七夕相当热闹。西晋周处《风士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古时女子在祭拜织女之余,还三五成群在院中设宴,品尝瓜果酒菜。正如清代诗人蔡云所说:“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明代《帝京午目》云:“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之时,古时女子还会精心打扮一番,成群结队逛街市。街市上,自然摆满了女子所用、所喜之物,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各地,还有许多七夕风俗都与女子有关,如以凤仙花汁染甲、取泉水河水洗发等等。七夕,不愧是姑娘们的狂欢节。难怪唐代刘言史曾在《七夕歌》中说:“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

七夕之日,古时女子要拜织女,男子也有他们所崇拜的对象。

人们将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命名为魁星,又称魁首。传说魁星掌管考运,七月七日正是魁星生日。于是古代读书人于此时拜魁星,以期“一举夺魁”。

除了拜魁星,还有一个七夕习俗也与读书有关。入秋后天气凉爽,空气干燥,古人于此时晒书,以避免书本霉烂生虫。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每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

“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这样一则轶事:东晋名士郝隆生性诙谐,好读书,后辞官归隐。七夕时,富贵人家都晒出绫罗绸缎,唯独郝隆仰面朝天露出了大肚子。别人问他在干啥,他说自己正在“晒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