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与《水经注》对同一事件的记述,语言相同,唯一不同的只有一处:“吴伐越”与“吴伐楚”。这一字只差别,却使得吴国获得大骨的地方,从楚国涂山的淮河之滨防风冢,篡改到了越国会稽山,关于大禹与防风氏的传说故事发生地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禹与防风氏治水的故事也由此潜移默化地从楚国境内移植到了越国境内。虽然故事本身的意义没有影响,但对研究大禹、研究夏王朝、研究夏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包含的夏王朝地理范围,中国的文献典籍却被再一次篡改。
不仅文献典籍被篡改,在近代发现的证明夏王朝与大禹治水存在的极其重要青铜器秦公簋,作为为数不多的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其中的铭文“虩事蛮夏”也被莫名其妙地篡改为“虩事蛮獶”。本来秦公簋铭文中实实在在的古“夏”字,活生生地被一些学者篡改为不知所云的“獶”。秦国先祖服事南方夏王朝的历史记载,就这样无厘头地被篡改与隐瞒,作为一个夏文化的主流精英研究者,你们不亏心吗?对得起华夏祖先吗?
其实,在中国文献典籍中,是有许多明确记载夏王朝、夏文化地理位置的记述。如《左传》中的“楚失华夏”,向我们记述了华夏之地在楚国境内;《左传》“徐,夏故也”向我们传达了春秋徐国是夏王朝的故地;《徐偃王志》中的“楚人恶我之即诸夏也”,更是明确陈述了被楚国侵占前的徐国人即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者,是夏王朝的故地。这些原始中国文献典籍记载,都告诉我们:创造华夏文化的夏王朝,在南方的楚国境内、在徐国境内、在东夷地区、在蛮夷地区。
放着这些中国原始文献典籍中,关于夏的历史信息不研究,却重点在一些后人史料解读的书籍中去找寻夏文化;抱残守缺地在黄河二里头考古遗址上去研究夏文化,即使倾注一生的精力,能破解夏文化的来龙去脉吗?当你们感叹夏文化研究的艰难时,有没有考虑是自身的问题限制了你们的思维?是你们严格的学术师承关系,禁锢了你们的视野?是你们业已形成的地方利益学术利益,限制了你们的开拓进取?
作为中华文明形成关键时期的夏王朝,不是不存在,不是无迹可寻,而是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发源地被后世人为地篡改隐匿了。世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例外地发源于地球的北纬30度线附近,华夏文明也不例外。位于地球北纬30度线附近的淮河沿线地区,才是夏王朝、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这一华夏文明发源地,将在夏文化的深入研究中,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照耀世界文明的未来。(作者: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