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2020-08-26 03:07:22 作者: 明朝对黑龙江

明代曾在辽东设置军屯,洪武、永乐时期最为鼎盛。洪武、永乐年间的辽东军屯,既解决了明朝辽东驻军的军粮补给问题,节省了“海运饷辽”的成本,也为明代巩固东北边疆与经略辽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辽东军屯还为明初经略黑龙江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员保障,对明代东北女真等民族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黑龙江地区的开发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明朝军屯所的遗址洪武、永乐时期辽东军屯概况

明代辽东军屯始于明初洪武四年以后,即指挥佥事马云、叶旺二人在辽东立军府而兴屯垦。不过,此时的辽东军屯正处于萌芽期,其规模很小,据洪武七年“海运饷辽”诏书记载:“户部言定辽诸卫初设屯种,兵食未遂。诏命水军右卫指挥同知吴迈、广洋卫指挥佥事陈权率舟师出海转运粮储,以备定辽边饷。”可见,直到洪武七年辽东军屯出产的军粮仍无法自给,还要依靠海运来补给。

此后数年,海运粮饷成为辽东卫所获取军饷补给的主要途径,据《明史·河渠志》记载:“辽左及迆北数用兵,于是靖海侯吴祯、延安侯唐胜宗、航海侯张赫、舳舻侯朱寿先后转辽饷,以为常。督江、浙边海卫军大舟百余艘,运粮数十万。赐将校以下绮帛、胡椒、苏木、钱钞有差,民夫则复其家一年,溺死者厚恤。”

明朝船只

而这种海运饷辽的情况至洪武十五年开始出现变数,由于大规模的海运饷辽造成兵民溺水而死的情况很多,而明政府对海运溺死者要给予重金抚恤,这无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朱元璋命群臣商议在辽东大兴军屯之法,史载:“(洪武十五年五月)士卒馈运渡海有溺死者。上闻之,命群臣议屯田之法,谕之曰:‘昔辽左之地,在元为富庶。至朕即位之二年,元臣来归,因时仕之。其时有劝复立辽阳行省者,朕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但立卫以兵戍之,其粮饷岁输海上。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然事非获已,忧在朕心;至其复命,士卒无虞,心乃释然。近闻有溺死者,朕终夕不寐,尔等其议屯田之法,以图长久之利。’”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此后至洪武二十七年,明朝政府开始有了让辽东卫所屯田的命令:“(洪武二十七年六月戊寅)命辽东定辽等二十一卫军士自明年俱令屯田自食,以纾海运之劳。”自洪武十五年命朝臣商议辽东屯田办法,直至12年后,明廷才有卫所屯田辽东的命令,而这期间海运饷辽并未停止,据洪武二十九年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信上奏:“比岁海运辽东粮六十万石,今海舟既多,宜增其数。”为此,朱元璋特命增运十万石,“以苏州府嘉定县粮米输往太仓,俾转运之。”

可见,从洪武十五年至二十九年,海运饷辽仍在持续进行,且有增加运量之势。直至洪武三十年,明廷先是派左军左都督杨文前往辽东督军屯种,数月之后,朱元璋又谕户部:“辽东海运,连岁不绝。近闻彼处军饷颇有赢余,今后不须转运,止令本处军人屯田自给。其三十一年海运粮米,可于太仓、镇海、苏州三卫仓收贮。仍令左军都督府移文辽东都司知之。其沙岭粮储,发军护守,次第运至辽东城中海州卫仓储之。”至此,在明廷商议辽东屯田办法15年后,海运饷辽终于停止。

明朝海船

据史料分析,海运饷辽被叫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辽东卫所多年囤积的海运军粮“颇有赢余”而“不须转运”;二是因为辽东军屯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朝廷有对其未来取得更大成效的预期。明成祖永乐年间,辽东军屯在洪武年间的基础上又有进展。永乐二年,明廷决定扩大辽东军屯的规模。由于增扩军屯需要大量耕牛,并且耕牛转输不易,因此明廷特向朝鲜就近征购耕牛。“(永乐二年六月)辛卯,朝鲜国王李芳远遣使送耕牛万头至辽东。先是,上欲广屯田于辽东,命礼部遣人征牛于朝鲜。至是送至,命户部每一牛酬绢一匹、布四匹,乃赐其王文绮表里各百六十;敕辽东都司以牛分给屯戍。”

明朝在辽东的军屯

洪武、永乐时期是辽东军屯从无到有并走向兴盛的时期。一方面,辽东军屯的制度与办法在洪武时期得以确立;另一方面,辽东军屯的成效也十分显著,无论是屯垦田顷亩数,还是屯田产粮数额,都达到了有明一代辽东军屯的峰值。宪宗成化十九年户部郎中毛泰在其关于整肃辽东军屯的奏疏中说:“洪武初,辽东粮料俱从太仓海运。其后罢海运,置屯田。八分屯种,二分戍逻,每军限田五十亩,租十五石。以指挥、千户、百户为田官,都指挥为总督。岁夏、秋二征,以资官军俸粮。自洪武至永乐,为田二万五千三百余亩,粮七十一万六千石有奇。当时边有储积之饶,国无运饷之费,诚足食足兵之道也。”

毛泰的这段话不仅追溯了辽东从依赖海运到罢运兴屯的简要过程,还记载了辽东军屯的制度办法。总体而言,辽东军屯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其他地区并无不同,也是在都指挥的总督下,由指挥、千户、百户等“田官”逐级负责,其屯种与戍守军士的比例也遵循8:2的全国通例。

明朝屯田

更重要的是,毛泰在其奏疏中还记录了洪武至永乐年间辽东军屯的顷亩与产粮总额:屯田25300多顷,产粮716000多石。由此可见,洪武、永乐年间辽东军屯成效显著,正如毛泰奏疏所云,这一时期的辽东军屯,真正实现了“边有储积之饶,国无运饷之费”“足食足兵”的目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