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死,为何老对手冯玉祥阎锡山十分懊悔,始终高兴不起来

2020-08-01 23:22:59 作者: 张作霖被炸死

皇姑屯原本只是沈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然而自从1928年的一声炮响过后,它便成了中国人尽皆知的一个地名,因为这一声炮响可非同一般,它夺走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生命。

1928年的6月4日清晨,张作霖因前线作战不力,不得不提前返回沈阳,让他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却在途中的皇姑屯车站里预先埋伏下炸药,专等他来自投罗网。

日本人之所以一心要干掉他,就是因为在先前的谈判中,张作霖没有满足日方无理的要求,故而令对方起了杀心。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被当场炸成重伤,并在几个小时后不治身亡。张作霖死了,老对手冯玉祥和阎锡山却高兴不起来

虽然日本人是张作霖死亡的罪魁祸首,但如果不是北伐军把奉系逼得太急,导致奉军全线崩溃的话,张作霖也不会急急逃回东北老巢,日本人也就没有机会对他下手了。所以从根本上说,正是日军和北伐军的一次“默契合作”,才把张作霖赶去了鬼门关。

而在北伐军中,与张作霖同属老牌军阀的冯玉祥和阎锡山,则都属于核心人物。冯玉祥就是著名的“倒戈将军”,他曾数次背叛自己的盟友,先倒袁世凯,后倒段祺瑞,然后再倒曹锟和张作霖,仿佛谁坐大位,他就要倒谁,所以毫无疑问,在当时,冯玉祥是张作霖事实上的敌人。

至于阎锡山,虽然他一直试图维持“山西王国”的独立性,但在北伐战争中,他还是选择站在了蒋介石的一边,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与蒋介石、冯玉祥以及李宗仁成为北伐军的四大核心。

然而诡异的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无论冯玉祥还是阎锡山,却都高兴不起来,反而对自己间接造成了张作霖的死亡而感到后悔,岂不是很奇怪?乍一看,确实如此,但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以及后来发生的事后,就不难理解冯阎二人的反常表现了。

狡兔死走狗烹,张作霖的死对冯阎二人弊大于利

冯玉祥和阎锡山支持蒋介石倒张作霖,其实是为了让两虎相争,他二人好从中渔利,所以活着的张作霖比死掉的张作霖更能为二人带来利益。

事实也正是如此,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上位,没过多久,他便“顺应历史潮流”,率众归顺以蒋介石为首的民国政府(东北易帜),北伐战争也就此结束,而中国也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张学良的归顺,让蒋介石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当前的最大敌人,并从此羽翼大丰。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奉系军阀归顺后,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阀就成了蒋介石新的眼中钉,因为他也不傻,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跟他合作,纯粹是出于利益考量,而非真心归顺。

所以很快,中原大战开启,原本北伐军的三大核心冯玉祥、阎锡山以及李宗仁,联合起来与蒋介石进行对抗。

在这场对抗中,已经名义上归顺的奉系军阀就成了左右战局的扳手,张学良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能获胜,而最终,张学良还是选择了支持蒋介石,从而导致三大军阀腹背受敌,并在蒋、张的夹击下土崩瓦解。

这样的结果,想必在张作霖遇害之初,就已经被老奸巨猾的冯阎二人预料到了,所以他们才会对张作霖的死感到后悔。要知道,以张作霖的个性和算计,是一定不会做出儿子张学良这一连串举动的,因为只有两边通吃,才是对奉系最有利的选择,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全冯、阎两大军阀的利益。张作霖不死,日军入侵东北也没这么容易

从张作霖被日本人设计炸死就足以看出,他是日军入侵东北的一大威胁。故而可以想象,只要张作霖不死,日军入侵东北以及全中国的步伐就必然会减慢,而这对于冯玉祥和阎锡山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冯阎二人对张作霖之死的惋惜。但总的来说,比起上面所说的原因,这个显然是次要的,因为以当时的局势来论,对冯玉祥和阎锡山威胁最大的是蒋介石,而非日本人。

军阀之间永远只有利益之争,而没有真正的感情可言。张作霖今天可以是冯玉祥阎锡山的敌人,明天也同样可以成为合作者,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完全不存在道德方面的束缚,只需一念之间即可达成。

所以冯玉祥和阎锡山不会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为张作霖的死而感到高兴,恰恰相反,他们会因为局势的发展变得自危,从而对间接造成这位老对手的死而产生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