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2020-08-26 03:07:22 作者: 明朝对黑龙江

影视剧中的明朝军队辽东军屯对黑龙江地区开发的影响

明洪武、永乐时期辽东军屯对黑龙江地区开发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为明代经略辽东迆北奴儿干都司地区提供了人力与物质保障,并对奴儿干地区诸部与明朝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奴儿干都司虽然在组织结构和形式上也属于明代都司一级的军政机构,但又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奴儿干地方各卫所官员往往是直接由当地部族头目担任,因此奴儿干都司与各卫所之间并没有非常紧密的统属关系,而是维系着一种羁属关系。各卫所由其官员,也就是地方部族头目管理,并定期向朝廷进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而由朝廷任命的都司官员——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则定期前往都司所在地,开衙办事,受命招抚当地居民,但“与各卫所不相辖属”。

明朝军屯遗址

洪武、永乐时期辽东军屯的兴起,使得周边部族前往辽东贸易者日益增多,因此明政府特在辽东开原等地设置互市场所,以与周边鞑靼、女真诸部进行贸易,此即所谓“辽东马市”。史载:“永乐四年三月,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二所。初,外夷以马鬻于边……至是来者众,故设二市。”

辽东马市还原泥塑

辽东马市是明朝与东北少数民族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也是辽东地区较为先进的经济生产方式向东北女真诸部传播的重要通道。这一点从辽东马市交易货物的种类中便可见出端倪。据史料记载,前往辽东马市交易的诸部女真人,用马匹、兽皮、药材、山货等土产,换取汉人的丝织品、衣物、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等。其中,牛、犁铧等农业生产用具的交易量较大,有时一次交易就达到了牛数十只及铧子几百件。

而且,明辽东都司对那些愿意归顺朝廷、经常前往马市进行交易的诸部女真人采取招抚政策,时常用银物对其进行“抚赏”。据记载,辽东都司赏给归顺女真人的物品,除了用于款待酒宴所必备的桌面、酒肉以外,仍以丝绸、布匹、锅、盐、犁铧、牛等为主,并且一次赏赐竟能达到数十件铧之多。据此可以推测,辽东都司不仅向其周边的东北女真诸部输送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还输送了牛、犁铧等大量农具,使得汉人的生活方式与农业生产方式对女真诸部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推动了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的发展。

影视剧中的明军结语

根据明朝政府对辽东地区的经营可以得知,正是由于辽东军屯为明代辽东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才使得辽东地区成为明朝政府经略黑龙江地区的后勤基地。同时,对于包括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东北边疆民族而言,辽东都司所辖地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吸引了大批周边民族人口前来归附或贸易,进而又通过贸易往来,加快了汉族生产生活方式向东北边疆地区的传播,从而促进了女真等少数民族本已有之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无疑都是辽东军屯对包括黑龙江流域在内的东北边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另外,奴儿干都司也没有通常地方都司那样的规模较大的常备军长期驻防,只有朝廷定期派往该地短期驻防或执行安抚任务的小规模部队。所以,这就使得明政府在奴儿干地区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推行如在辽东那样的大规模军屯。从刚才列举的史料来看,明政府先后派驻奴儿干地区执行短期驻防任务的官兵,主要是来自辽东都司,而朝廷赐给驻防官兵的宝钞及其向奴儿干地区行军过程中所需的“行粮”,主要都是“命辽东都司给之”“于辽东都司支给”。此外,明政府派往奴儿干地区的都司官员在招抚、驻防期间的粮食补给也主要依靠辽东都司的运输。“宣德四年十二月,召内官亦失哈等还。初,命亦失哈等率官军往奴儿干,先于松花江造船运粮,所费良重。上闻之,谕行在工部臣曰:‘造船不易,使远方无益,徒以此烦扰军民。’遂敕总兵官都督巫凯,凡亦失哈所赍颁赐外夷段匹等物,悉于辽东官库寄贮,命亦失哈等回京。”

明朝造船工场

据史料记载,明政府派往奴儿干的官员及部队,其所需粮食给养要依靠辽东的军屯储粮,并通过在松花江上造船,运输供给;而在松花江上造船的明军士兵的规模要超过500人。这些事例虽然都发生在宣德年间,但正是由于洪武、永乐时期辽东军屯的兴盛,才使得此后辽东都司成为明朝经略黑龙江地区的后勤保障基地。

由于从辽东运输粮食以及在松花江上造船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宣德四年以后,明政府召回内官亦失哈,并罢除造船工作。辽粮罢运及亦失哈的召回,从一个侧面说明辽东的粮食补给对于明政府经略奴儿干地区至关重要,以至于辽粮罢运之后,对奴儿干地区的经略也无法开展,随之停摆是必然的。

明朝地图

再者,辽东军屯推动辽东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繁荣,进而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前文所说,万历年间奴儿干都司下属的卫所较之永乐时期增加一倍有余,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辽东都司作为明朝经略黑龙江流域的保障基地以及辽东地区的经济繁荣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