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中国南京的老百姓是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个人有交代

2020-08-29 16:28:52 作者: 明朝时期,中

第四个:帽子。

但凡经济繁荣的年代,老百姓都喜欢讲究穿着打扮。毕竟,连饭都吃不饱的动乱时期,也没人有余力考虑个人形象。晚明中后期,国家虽外患频发,但总体的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百姓的生活品质也水涨船高。

在穿衣打扮上,士大夫无疑是最讲究的。毕竟,士子频繁出入社交场合,穿着太简朴很难引人注目。讲究时尚的明朝士大夫标新立异,其穿着打扮与其他朝代的士大夫截然不同。虽然,当时没有“巴黎时装周”,但时人对“时髦”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差不多的。

对于士大夫来说,头巾比其他行头更重要。所以,明朝时期的俊男们,所佩戴的头巾也非常有讲究。《客座赘语》几乎收录了全部明朝士大夫喜欢的头巾款式:

“南都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异月新……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

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理解,头巾就是头巾,无非是在材料和款式上略有不同,明朝士大夫还能戴出什么花样?

“巾之上或缀以玉结子、玉花瓶,侧缀以二大玉环。而纯阳、九华、逍遥、华阳等巾,前后益两版,风至则飞扬。齐缝皆缘以皮金,其质或以帽罗、纬罗、漆纱,纱之外又有马尾纱、龙鳞纱。其色间有用天青、天蓝者。至以马尾织为巾,又有瓦楞、单丝、双丝之异。于是首服之侈汰,至今日极矣。”

由此可见,头巾上的图案、缀玉、织法,处处都体现出明朝头巾的多样性。相比于明朝的头巾,现代男士的帽子未免要逊色不少。

那么,为什么顾起元喜欢捕捉这些生活上的小事?

与刻板的史料相比,顾起元的作品显然更接地气,容易让老百姓接受。而且,这里面收录了许多官史之中没有收录的细节,所以,在某些时候该书的参考价值,甚至,在官史之上。毕竟,史官所记载的文字不会事无巨细地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全部囊括,这几乎是各朝代官史中都存在的空白。

顾起元的书总共有十卷,可以说,这是关于明朝南京风土人情最详细的百科全书。史学家认为,顾起元在创作的时候,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向父老求证了一些史志,这才让书的内容如此丰富。

除日常生活,《客座赘语》里还收录了许多史料之外的秘辛。

例如:

明初官场与其它朝代不一样的应酬活动;

郑和下西洋的官史为何遗失的原因等等。

“余生平好访求桑梓间故事,则争语往迹、近闻以相娱,间出一二区号奇诞怪者以助欢笑。至可裨益地方舆夫考订载籍者,亦往往有之。”

在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顾起元就像是活在明朝的“记者”一样,将坊间的流言和自己身上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为活在数百年后的我们提供了参考。

虽然,其所记少量内容系誔怪之事以助欢笑,尚有部分内容采录史志,但绝大部分内容仍不失为珍贵史料,其中金陵方言俗谚、名物称谓、衣冠服饰等,皆历史在目。

参考资料:

【《明代士大夫顾起元》、《客座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