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藴章:启功书法在民国算一般,但他的书论很精到,醍醐灌顶

2020-08-31 21:35:39 作者: 田藴章:启功

若非仔细观察体会,也只是只解其型,不解其风骨。那可是弄丢了书法最珍贵的东西。只有深刻体会过这个字的筋骨血肉,然后化为己用,才算是完成了临摹这一道工序。不由得敬佩启功先生对问题拿捏之的精准,观点之犀利。

其二便是,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书法老师总说:写字要找好骨架,基础功要扎实。因此,头一年,我们写了一年的笔画。这话在启功先生嘴里又是如何解读的?

启功先生云:“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这句话便不如上一句好懂。但仔细想想,大概是说:行笔要稳重,正如人立于湍急的河流之中,若非稳稳地站住,定是要被流水击倒的。结构要稳定,仿佛是悬崖峭壁上的小屋,结实牢固。这两个“稳”做到了,才能在稳中求变。

其三便是用具,通看其篇,用笔总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毛笔总会让你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毛笔。非但不会与你的说法有任何加成,甚至会拖你后腿。这点之于启功先生的解释,便是那句“金杖系井绳,难用徒吓人。”

历来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总是被人们寄予更深更高的含义。甚至有不少人,乐意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从书法的角度而言,笔作为一个工具,实在不应当丢失了作为工具的能力。若是不趁手,不合格的笔,哪怕装饰的再金贵,也只是,金杖上面系了个井绳,徒有其表,十分难用罢了。

其四便是,书中启功先生好像并不鼓吹大家阅读书法相关的理论书籍。在启功先生看来,得先看帖临帖学帖,多加练习,三五年后再看一些理论书籍。

乍听好像与其他学问有着好大的差别。哪怕书画一家的绘画,也要求我们先打好素描基础,再进行写意创作。为何书法如此特殊,究其原因特殊倒也不特殊。很简单的一点在于,倘若你从未接触过书法,只给你一本《启功论书》,你能参悟多少?

若你天赋卓绝,一点即通。你从未下笔写过一字,如何体会先生提出的问题呢?况且有许多问题得是大量的练习之后才会发现的。若是体会不了,那么即便是都记住了,也只是刻在脑子里的死知识罢了,看了也是白费。

只因书法并不是一门研究死知识的学科,融会贯通,稳中求变,才是书法的追求。

三、体悟启功论

通读了一遍才发现,启功先生的书论流传至今,备受好评,着实是名不虚传。许多的观点在如今看来也对我们学习书法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当然,古今书法一脉相承,总归是有相通之处。

若涉及艺术,总归离不开一个“悟”字,书法自然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来看,启功先生自然是拥有极高悟性的。

努力和天赋占比是同样重要的,能够参透本质,训练之炉火纯青,便能成为一代名家。但若能参透并加以改革,就会走向新的台阶。

古今中外艺术造诣颇高的先贤们,皆是如此。只是可惜启功先生的境界只止于前者,并非不能,只是先生此生更有其他所爱,这也未尝不是启功先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