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古代,想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否则的话也是很不安全的。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战役,都是因为粮草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说到战争,很多人对诸葛亮都很熟悉吧,他运筹帷幄,本是非常大,但是为何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总是缺兵少粮呢?同样路线的刘邦就没有问题。
刘邦武有韩信谋有张良后方有萧何。他诸葛亮就一个分身乏术。后方还有个李严给他捣乱。君主刘禅和曹魏的曹丕、曹叡比起来也有很大的不足。再看看人家曹魏的将领阵容。张颌、邓艾、钟会、司马懿。他这头也就一个诸葛亮和魏延能拿的出手。按照历史上来说,吴国家蜀国加起来才能顶上魏国的兵力,再加上人家地盘占的还多。
在最初的时候,刘邦也是靠着川蜀之地起家,最后一统了天下。然而同样位于川蜀地区的诸葛亮,最后却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应该也有过印象,因为在数百年前,刘邦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路线成功的。其实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当年的路线现在不一定能够走的通,万一断了粮草那就是全军覆没,魏延却看得很透彻,曾提议出奇兵,奇袭长安,避开消耗战,用奇谋和急攻。
这个争议被无数军事家从多个维度论证过,魏延的战略一样行不通,所以不是诸葛亮的战略眼光问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时大汉气数已尽。暗度陈仓的时候中原是诸侯割据,合纵连横大有可为。项羽兵败了诸侯都还没平。而蜀国北伐的时候面对的是整个北方,东吴连年北伐也是失利状态。出子午谷的战略目的是奇袭长安,并且要守住才行。
子午谷变数太大,魏延有点一厢情愿了。从魏延之死就能看出魏延没兵权,只是想单独领兵而已,并不是要走子午谷,项羽那时是诸侯时代,跟魏国能比嘛,韩信平定了三秦,项羽都没过来,诸葛亮军事家也只是管理军队,管理军队跟行军打仗是两回事,诸葛亮也并不是真正神机妙算,相对来说他更追求稳妥,因为蜀国一直是人少兵多,后方供给不足。
刘邦面对的是散沙一片的诸侯国,诸葛亮面对的是铁板一块的魏国。刘邦成功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大军守住了长安,如果诸葛亮可以带领全军,占领长安,还有希望控制关中,魏延的一支小步队伍的奇兵,就算打下来也根本守不住。综合实力是根本,靠投机取巧成功的不是没有,但概率太低。
韩信打关中时汉水的源头和西汉水相连接,也就是嘉陵江连接。韩信的部队可以通过水路运粮,西汉初年一场地震使汉水和嘉陵江断开,没法通过水路运粮。诸葛亮的战略在于侧重制衡,这是他失败的主因。对于曹魏来说,从子午谷进兵已经已是前车之鉴了,把这样的模式用来对付司马懿,怎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