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复仇思想占据全部大脑的刘备已不能冷静分析当时的形势,也不能再正确估计蜀国的力量,他的这一决策,开始了正确政治路线的逆转。
下下选之二:没有发挥水路合击的优势。在此次战役中,刘备担心吴国在水路设伏,命令军队舍船就步,包括水军在内全从陆路进攻,放弃长江上游的地利优势,没能形成对吴军具有威胁的水陆俱进的攻击阵型,这是刘备在攻击战术中做出的错误选择。
从陆逊给孙权的战报上可以看出,吴国非常害怕蜀军水陆合击,这样吴军驻防范围势必扩大,机动不够、兵力不足的劣势会更加明显。
下下选之三:连营向前。刘备排兵布阵犯有严重错误,七百里前后连绵四十余营寨,成一字长蛇阵,看着是首尾相连,但战线过长大大分散兵力,使得兵力优势不再明显。
蜀军各营用树栅建设,且在山林茂盛之地,给吴军火攻大开方便之门。刘备攻打吴国初期连胜十余阵,自我感觉良好,不将陆逊等吴国年轻将领放在眼里,开始轻敌冒进,结果为吴军所乘。
下下选之四:未切实考虑留条后路。刘备兵精粮足,未料到会出现大败的可能,认为一字长蛇阵足以保证可攻可守,忽视了具体退路和后援的安排。被吴军抓住战机,派出一支部队直插蜀军后路,前方火攻一起,蜀军大乱,连营尽失,吴军前后夹击大败蜀军。蜀军一败就不可遏止,没有后方的支援,刘备最终兵败白帝城,这是明显的战术选择错误。
这一系列的下下之选,使得握着上上签的刘备最终饮恨夷陵,败退白帝城。对于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居然能做出一系列如此让人匪夷所思的低级决策,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战争指挥者的指挥才能、思想性格和心理情绪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在整个战役中的心理情绪全部集中在"复仇"二字上面,这种心理情绪促成他固有性格的逆转。
首先是拒纳众谏。刘备一改往日善纳众谏、团结将领的常态,一意孤行去打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以致走向毁灭性的悲剧。
其次是急躁冒进。由于复仇主义思想支配一切,刘备性格十分急躁,急于出兵、急于布阵、急于决战,来不及审时度势,不仔细研究双方兵力对比以及天时地利诸条件,终被以逸待劳的吴兵所败。
再次,骄兵必败。刘备自恃兵多将广,满以为可以一举荡平东吴,然后伐魏。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对方的力量,只会带来战争的失利。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强烈的复仇情绪,是建立在义气主宰一切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张飞一亡 ,这种狭隘的复仇思想更为坚定。蜀国中并非没有智谋之士,反之,却是人才济济。然而当忠义压倒一切时,刘备已不考虑利益的得失,他从思想深处拒绝一切的良策和规劝,导致夷陵之战的大败。
反观孙权在整个战争中的表现,充分体现出孙权的治国用兵谋略之能。先称臣于曹魏,缓解边防压力。其后进行充分的战备,集中优势兵力和将领于夷陵之战。孙权审时度势,知人善任,重要时期大胆起用年轻将领陆逊,并授予全权,这与刘备的一连串失误形成鲜明对比,此消彼涨,刘备败得不冤。
夷陵之战后,蜀吴实力相对都有所削弱,曹魏的优势更加明显。孙吴夺得荆州后,上游门户得到稳固,不再担心来自蜀汉的威胁。而蜀国战后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无力亦无心东侵。
三方势力消涨,蜀吴之间形成实力相对均衡的态势,魏国和蜀吴之间也实力相对均衡,再度形成蜀吴两个弱国联合对抗曹魏的格局。
夷陵之战是"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著名战争史例,未能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路线是刘备失败的根本原因,战术指挥的失当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而这些都缘于刘备忠义思想占满整个头脑,复仇主义情绪充满全身,导致他心态失衡、性格扭转,做出一系列大失水准的下下选择,最终在握有上上签占尽优势的情形下一败涂地。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孙子之言诚不我欺,确是至理名言。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
2张大可《三国史》华文出版社,2003;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