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为何败得如此惨烈?刘备可谓是手握上上签,却做了下下选

2020-09-01 20:34:22 作者: 夷陵之战为何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经由《三国演义》渲染之下,成为千古仁义之交的典范,虽然做不到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三人结义时的誓言,令人闻之热血沸腾,心胸为之荡气回肠。而他们兄弟三个在历史上的死亡也确实是紧密相随,按照时间顺序可谓是"羽化、飞升、备殁"。

刘备、张飞的死因与为关羽报仇一事密不可分,这就要说到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为报关羽被吴国所杀之仇,刘备尽起大军,连绵七百余里杀向吴国,然而却在夷陵被吴国火烧连营,在军事实力对比上大占上风的刘备,为何败的如此惨烈,这都源于他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刘备可谓是手握上上签,却做了下下选。

一、荆州换主导致吴蜀交恶

1为忠义而战

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占领整个荆州并斩杀关羽、关兴父子,给刘备以巨大打击。刘备在登基称帝后不久,就决定出兵攻吴,"志报关羽之败",一方面保持自己仁义之名,深层思想则是"图收湘西之地",他自认为蜀国败吴有余而胜曹不足,两相选择,只能攻吴。

在是否出兵一事上蜀国内部曾发生激烈争论。刘备、张飞是主战派,诸葛亮和赵云是主和派,两人考虑魏国对蜀国威胁更大,不主张彻底破坏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两派争论不休时,张飞为部将所杀,而杀人者又投奔了孙权,两仇相加,主战派占据上风,再也无人能劝阻满腔怒火的刘备。

2手握上上签优势明显

刘备亲自统帅大军东下,令赵云领兵驻扎江州作为后援,诸葛亮留守成都总理国政。《三国演义》记载蜀军有75万,这肯定有夸大成分,但是蜀军总数确实远远大于吴军是没问题的。蜀军以白帝城为大本营,沿三峡连营长达七百里,逶迤攻向东吴,兵力少是做不到的。

刘备这次挟一腔怒火而来,尽起蜀国兵力,军事优势极大,可谓是握着上上签,这支签的内容极为丰富:

首先,蜀军有为关羽复仇的大义,是忠义复仇之师,哀兵必胜,士气可用。其次,刘备御驾亲御,鼓舞人心,全体将士用命。其三,蜀汉在荆州经营多年人心尚在,关羽仁义之名极受当地民众认可,众多荆州士民踊跃追随刘备出征。

其四,不满吴国的高压政策,少数民族亲蜀仇吴,主动出兵呼应。其五,蜀军占有长江上游地利优势,顺流下击,气势如虹。其六,蜀军的总兵力远超吴军,这是最根本的胜利保证。一般而言,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只要不出现过大的错误,赢面是很大的。

但历史表明,刘备就是在手握上上签的情形下,却因为他的一系列低级甚至可以称为下下选的决策,打了一场败仗,输掉了这场战争。

二、结果令人愕然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持续达十五个月之久,双方攻守态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六个月蜀攻吴守,蜀军取得十余次连胜的阶段性胜利,吴军避其锋芒,边战边退。

第二阶段中间六个月双方相持于夷陵。蜀汉在峡谷高地设立四十余座军营,孙吴则随轻重以兵相拒。第三阶段222年闰6月至8月吴军反攻,蜀军溃败。反攻时,孙吴从夷道出兵,陆逊命令士兵各持一把矛,用火攻火烧连营,大破蜀军前锋。

继而在涿乡歼灭蜀军主力,乘胜追击四面围攻马鞍山,刘备仓皇退回白帝城。双方议和停战,重新回到蜀吴联合抗魏的局面。夷陵之战吴胜蜀败,从双方战斗情况对比看,首先,孙吴在战争谋略上更胜一筹,通过战略退却拉长蜀军后勤补给线,逐步削弱蜀军士气,使蜀军战力大减。

其二,面对兵力数倍于已的蜀军,吴国采取敌众时避战不出,敌人少时坚定不移地集中优势兵力进击,各个歼灭敌人。其三,吴军主帅陆逊善于抓住时机,运用火攻破敌,这是三国历史上火烧赤壁后的又一经典案例。最后,吴军乘胜追击,直至四面合围白帝城,压迫蜀汉议和才搬师回国。三、决策失误是最大的错误

夷陵之战,以蜀败吴胜结束。刘备在手握上上签的情形下却输掉了战争,只能自我慨叹"吾之败,天也。"但事实上蜀军之败主要在于刘备的诸多决策是下下之选。

下下选之一,未接受议和,导致基本国策逆转。在蜀国大军集结的过程中,东吴朝野乱成一团,非常担心抵挡不住,孙权只得派诸葛瑾去蜀国议和,谈判交回荆州事宜,却被激愤的刘备一口回绝。如果刘备暂时按下怒火,接受对方交还荆州,谈判惩处杀害关羽的凶手,并再争取一些利益都是有可能的。

刘备没有选择议和,而是执意报仇。这就彻底打破了"隆中对"制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较弱的蜀汉与代汉自立的曹魏势不能两立,只能与同样较弱的吴国联合才能取得生存权,因而刘备很赞赏"联吴抗曹"政策并躬身执行。

蜀吴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建立以荆州为中心的根据地,都是认真执行这一政策的结果,如果一直坚持下去,蜀国会获取最大的利益。可惜关羽一死,刘备不得不愤而兴兵,置自己躬身执行的联吴抗曹基本路线于不顾,在与曹魏争斗的同时,又开启蜀吴战场,陷入两线作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