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家居生活习惯于“便利”,古代人的家居追求生活与美学的统一。
故而时至如今,许多明式家具已逐渐被淘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了。
这是科技带来的革新,也是传统美学消失的遗憾。
你的卧房里有什么家具?
一张床、一对床头柜、几个大衣柜、一个梳妆台,最重要的是空调和手机,这样的卧室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了。
于是不禁想:几百年前的先人们,他们的卧室和如今相比有什么差别呢?
事实上,古人的卧室和现代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以家具为例,古代卧房必备的家具如今已逐渐消失了。
衣架:服装更换的必备器物
明代的衣架和现代的衣架差别甚大。
据《鲁班经匠家镜》、明墓出土明器及传世实物来看,有素衣架和雕花衣架两种。
素衣架有的只在墩子上植立柱,再用几根横材加以联结,如潘允征墓所出的明器,有的在横材 之间还加直棂,如《鲁班经匠家镜·素衣架式》一条所述(此书称直棂日“窗齿”)。
雕花衣架则在搭脑之下加一个装饰构件,用透雕或攒接、斗簇等方法造成,即北京匠师所谓的“中牌子”。
前者如《鲁班经匠家镜》图式所绘,后者则传世实物曾见多例。
据明清绘画、版画所见,衣架是用来搭衣服的,不是用来挂衣服的,故一律无挂钩装置。
其置放处所多在室内,或在架子床之前靠墙的一边,或在床榻之后及旁侧,便于将衣衫搭上或取下,这样衣服更换后才不会增加新的折痕。
面盆架:整理容貌礼仪的器物
脸盆架的功能是附属于梳妆台的,为梳妆打扮而生,后来才渐渐演变成清洁工具。
古代中国人没有“盥洗”室的概念,上厕所与洗脸的功能分开。
上厕所主要在茅厕内,而洗脸的功能,则通过放置于卧室之内的面盆架实现。
传统的面盆架有高、矮两种。
矮面盆架结构简单,由三足、四足或六足组成,四足或六足的款式通常可以折叠。
足与足之间靠上下各一组的交叉木条固定,每一 足的顶端高出交叉木条一段,可以用来架住面盆。
这样,既可以固定面盆,又可以使人们在洗脸时,不用辛苦弯腰。
高面盆架通常有四足或六足,六足居多。
与矮面 盆架不同,高面盆架的前四足和矮面盆架相似,后面两足向上延伸,加设腰枨、中牌子、搭脑和挂牙等构件。
腰枨以上往往挖槽,以备置胰子盒(古代的肥皂盒), 搭脑则可以搭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