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骑军旗帜
3.被抛弃的台湾,永远的守魂人
刘永福之名成为了清政府用来威震外国侵略者的符咒,但是他也是有血有肉之人。
1895年,一纸条约,让中国四万万民众泪如雨下,清廷的丧权辱国,日本的丑恶嘴脸,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台湾被割让了,这一消息让台湾民众群情激愤。
1895年底,轰轰烈烈的保台活动开始进行,刘永福再次被推上抗战领导首席。
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义等地,数十次的战斗,黑旗军英勇之气逼人,日军节节败退。
“黑旗军”三个字也成了日军心口的一根针,稍微一触碰就疼得不得了。
然而,清廷腐败无能的后遗症仍在台湾蔓延。
刘永福雕像
唐景崧认为台湾割让已是事实,便携台北库存的巨款仓皇逃窜,台湾抗战武装严重缺饷,刘永福只好派员到内地请求义士的支援。
当时,全国人民对刘永福和台湾同胞英勇抵抗的行动表示十分感动、深表拥护,但清政府中的主和派却百般阻挠,一再严令官民“不得丝毫接济台南”,就连大名鼎鼎的李鸿章也在这件事之中做了手脚。
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的刘永福发出长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刘永福阻止了日军,但是却没有遏制住敌军魔爪的袭击,一人之力终究难敌四面之敌,那个时代本就是连自身都难保的时代,但是刘永福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做到了“为生民立命”。
刘永福
锵锵铁汉刘永福,此人此事存千秋
对于清政府,刘永福终究还是错付了,他一身正气浩然天地间,却抵不住清政府内部的腐败为奸。
当国内某些人为一己私利污蔑黑旗军为“匪”为“土寇”时,谁又能看得见他们为国为民的奋战?
每当看到此,眼眶总会湿润,清廷贵族皆以利益为重,哪知黎民百姓之苦。
刘永福是从那个民不聊生之地走出来的,所以才会更加的清楚百姓想要什么。
刘永福的黑旗军,带着的是底层百姓的渴望,却还是难以冲出封建奴隶贵族束缚的牢笼。
越南·北圻督统黄佐炎评价刘永福:“将军英勇无比,堪称北圻之长城。”
可是在清政府内部的腐蚀之下,这座长城也倒塌了,那个令法军、日军闻风丧胆的黑旗军再也没有了!那个在越南奋战,在纸桥卖命,在台湾护航的刘永福再也没有了!
“余少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及镇南关一役”。这是我国伟人的一句话,亦是在为这个“土寇“刘永福正名。
刘永福
岁月从不会磨灭一个人的功绩,同时也不会令他受不白之冤。
曾经的真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使得国家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纸桥大战,他们背着大刀长矛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奋勇杀敌;台湾保卫战中,他们亦敢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斗日军强敌,舍生取义。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仿佛是一颗明亮的彗星,虽然被黑暗吞噬了,但却永远闪耀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他们在用自己的身躯保卫着领土,同时也在向外国人证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