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是如何失败的-《大秦帝国》裂变

2020-09-02 17:28:56 作者: 申不害在韩国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比秦国卫鞅变法早上几年。

申不害留韩国任相

申不害是一个奇人。祖上是郑国人,父亲在末代郑国当过小官,他也做过赋税小吏。

他十八岁那年,韩国灭了郑国。申不害父子都被罢黜归家耕田。父母死后,他一把火烧了自家的祖宅,愤而离开韩国,到列国游学。

近二十年,他周游列国,博览群书,自研自修,从不拜任何名家为师。曾在齐国稷下学宫与各家名士论战二十余场,战无不胜,名声鹊起。被稷下士子称为“法家怪才”。

申不害洞香春大谈魏国局势

之所以称之为怪才,在于申不害研修的法家学说,他自己称之为“术经”。就是在承认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专门研修督导权术的学问。说白了就是国君统驭臣下的手段技巧。

他对“术”的钻研,让他成为人人畏惧三分敬而远之的名士,他写的《申子》,士子们争相抄录,国君的案前必备。

但,就是没有大臣敢举荐他。就连齐威王四处求贤都不用他。

申不害不留齐国

于是申不害就跑到韩国去了。

当时的韩国,仅比秦国强那么一点点,是山东六国最弱的国家,但是却拥有战国最大的铁山和铁坊。韩国可谓是民富国弱,根本原因在于贵族分治,官吏不轨,国君没有统驭臣下聚集财富的能力。

从组合上来看,韩国采用申不害的“术”来变法,也算是承应时局,但是为什么会惨败呢。

韩侯与申不害君臣组合

申不害的变法伊始,属于激变,没有像秦国变法那样缓缓前进,而是动用武力,强制性在朝会时间,扣押世族权贵做人质,直到他们交出土地和财产。

这样的方法让国库骤然大增,申不害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编军队,训练新军。

公元前342年,历经十余年变法的韩国已经成为小霸,正在一举吞并陈宋两国(当时陈宋两国的县加起来要比秦国还大),身为霸权国的魏当然不愿意让它做大,于是便有了魏韩的新郑大战。

申不害撤回攻陈宋军队准备迎战魏军

韩国虽然小霸,但是面对霸主国魏国的精锐军队,力量还是很悬殊的。申不害向赵楚齐三国求救,三国都没有马上出兵,而是在魏韩交战近四个月之时,才在齐国孙膑为军师的带领下出兵救韩。

魏韩新郑大战

为什么齐国要主张在魏韩两国交战了近四个月才出手呢?

孙膑告诉齐王不能立即发兵

答案也很简单:齐国要的是弱韩,而不是小霸。就是要在你和魏国打的精疲力尽,变法新军力量消耗殆尽之时出手,就是要让你韩国的变法毁于一旦。

只要弱韩,不要小霸

那场著名的围魏救韩(马陵道之战),魏军十三万精锐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魏国主将庞涓战死。魏国正式走向衰退。

而韩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秦统一天下。

齐国用围魏救赵的方法围魏救韩,魏军从韩国撤兵之时,韩国的新军全军覆灭。不得不佩服孙膑的狠辣。

那么申不害变法为什么这么不堪一击,经不起一场大战就宣告惨烈失败呢?

韩侯死,申不害自尽

1、激进变法,见效虽快,但根基不稳。

2、变法不彻底,这样直接会导致人亡变法亡,君主换人变法危机。

3、太过张扬。相对于秦国定力之深,变法无声无息,韩国太过张扬了,包括训练新兵这种秘密行动都大张旗鼓。

4、对魏国的国都放松防范,要知道天下没有牢不可破的盟友,三晋之约也是在你永远俯首称臣的时候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