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岁月悠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承载着中国人民心中的尊敬和骄傲。它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在这些傲人的头衔和名称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作为一个国家的门面和形象,北京的发展历程更是格外的艰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才定为首都的北京城,大家的期待值都是非常高的,都希望北京城能够撑得起“中国的象征”一词,对于它的建设和整顿也不免产生了一些意见和分歧。其中,争辩最为激烈的便是北京古城墙的问题,拆还是不拆?
北京城,不仅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更是属于古代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作为历朝历代的首都,它的古建筑更是远比其他地区的古建筑要精致、丰富的多,其中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等都是非常著名的特色景点,吸引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
但是在老一辈人的心里,现在的北京城已经是新一代人的北京城了,他们记忆中的北京城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迭,所剩无几了。尤其是那具有标志性的古城墙,在现在的北京城已经是消失殆尽,看不见多少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每一座城池外都会修建一道非常坚固的城墙,用于抵御外界的入侵,保护城内的人们安全。这道城墙一般不会轻易损毁,相较于城内的建筑,城墙的保存的时间应该更加长一些。那为何属于北京城的古城墙却没有呢?
其实我们根据史书记载和相关图片记录发现,当时的北京城呈四四方方的形状,外界的古城墙将其环绕呈现出矩形。古城墙的外围周长为24公里,宽24米,高八米,所有的结构全部都是古代的人工砌筑而成,异常坚固,气势恢宏。原来,北京的古城墙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后来被人为地拆除损毁了。
北京的古城墙为何被拆除了呢?其原因得追溯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切都百废待兴,将首都定于北京之后,中国领导者们迫切的需要发展北京的经济,巩固北京的政治势力。随着北京的不断扩张,实力的不断增强。
这属于老北京的古城墙却限制了北京地区的发展,这古城墙拆或是不拆的问题瞬间被提上领导者们的讨论桌前。
这个问题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相关人士的激烈争辩。以郭沫若为首的拆除一方,坚持认为,这些旧城墙就是代表着过去的封建势力,老传统,老思想。而我们现在需要重新开始,抛弃过去的旧物旧事,建立起属于新中国的新事物。
并且在古代,这古城墙是修建起来的意义,便是用来抵御外侵的。而现在的我们已经是步入新中国的征程,需要面向世界,加强对外交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代表着抵制外界、固步自封、没有任何意义的城墙必须拆除掉!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林徽因夫妇的不满。一生专研于建筑学的林徽因主张北京的古城墙不可拆。据理争辩道,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历程永远离不开古建筑,北京古城墙的存在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标准之一,其意义非凡。
作为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流传至今,我们身为后辈,应该完好保持下来,不应拆毁。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城墙经历过岁月的洗涤,战争的摧残,仍旧完整地保存到新中国的成立,我们难道要在这和平的年代,毁掉它吗?
并且它史上最完整,最伟大的中世纪城市规划建筑,是一个整体的设计,对称而又均匀,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城墙,它的存在远远比被摧毁后的发展更加有意义。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便将自己辛苦编撰的《全国文物古建目录》其交给解放军,显著标示到中国北京地区的古建筑,是迫切需要保存的。
在对于古城墙是否拆除的问题上,更是向中央政府提交了长达2.5万字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地区位置的建议》,建议将中央政府移建到古城以西的地区,将交通建设以城门为中心,既可以推动北京经济和交通的发展,还将北京的历史文物完好的保存下来。
林徽因夫妇对于北京古城墙的保存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争辩和行动,可是在当时,古城墙的拆除更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其原因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风气一切都是“除旧迎新”,放弃传统。摧毁掉古代的建筑就意味着希望全新的面貌向未来发展;支持古建筑便是希望回顾古代封建官僚主义,一旦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将会面临各种的折磨和灾难。
如此偏激的思想,也导致了原本支持林徽因夫妇的平民百姓不敢参与其中、发表意见,只能默默地选择拆除北京古城墙。
看着一心守护的古建筑将要被拆除,林徽因夫妇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林徽因还是坚持保留北京古城墙,并且四处争辩游说,最后身患顽疾,声嘶力竭道:“如果拆除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墙,结果将是不可逆转的。但凡今后想要修复重建,那也只是赝品仿品,只会淹没历史的厚重和珍贵,只是一堆多余的摆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