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文节日:中国的中元节,有哪些文化习俗

2020-09-03 23:35:03 作者: 传统人文节日

在新疆几十年,我感觉人们对各种节日较为淡薄,特别是对中国传统节日,除了较大的传统节日外,一些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当地几乎都不会举办什么活动,我想后世对文化传承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需要学校和当地文化部门,还是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学习和宣传。

在少年的记忆里,老一辈还是比较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他们不看日历,却能很准确地记住什么日子是什么节日,然后用各种形式表达对节日的到来。有时,我很纳闷,但后来随着懂事,便知道了中国民间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大的节日,就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在印象里还是较为模糊不清的。

今天是9月2日,又是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宫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祭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七月半祭祖习俗古代就有,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后来,不少人认为是“鬼节”,这个说法是有误的。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的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宫、地宫、水宫,合称“三宫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宫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宫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宫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三元日”,就是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即七月十五祭先人节;下元节,即十月十五祭祖节。这三天,分为“上中下”元节,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历史记载分析,还是有讲究的。

道教,是中国本地传统教派,后来又有很多分支,囊括了天、文、地、理、八卦等文化精髓,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不过,内容上还有一些传说,是人类想象中的事物,又根本不存在这个世间。比如,天帝、鬼神等等。

中元节,又与古老的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这个节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它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中元作》的诗句。表现了唐代在中元节大设道场的情景。因此,中元节,自古代就有了这种传统节日的习俗。不少古代文人墨客,在诗文中都有对中元节的描述。

如今,无论是中国各地省份,还是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当地习俗度过这特殊的一天。比如,广西以“放河灯”的方式来普渡和祈祷。著名女作家萧红曾在《呼兰河传》里说过中元节,不过她这天是鬼节,不管怎样的说法,意思是正直和善良的人,不会忘记逝去的人。

中元节这天晚上,在新疆,大人一般不让孩子出门,说是晚上容易遇见“鬼魂”,是不吉利的。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迷信的说法。在我的概念里,中元节,就是向祖先汇报今年的收成,是告诉先人,后辈们的日子过得好与坏,表达对先人的一种怀念和孝心。这才是中元节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