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史上著名的讽刺诗,一针见血!

2020-09-05 10:20:45 作者: 唐代不知名诗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门类中,讽刺诗无疑是较为独特的一类。它以追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讽刺诗中最为常见的内容,便是抨击权贵的醉生梦死,置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不顾,而自己却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比如,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便是描写这一内容的著名的讽刺诗之一。

来鹄的名字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人中,只能说是默默无闻,但是他的这首七言绝句《蚕妇》,却表达了对蚕妇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一针见血的对权贵的锦衣玉食依赖劳动人民养活的抨击,堪称晚唐最深刻的讽刺诗。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但是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耐人寻味。 下面我们便来一起欣赏来鹄的这首《蚕妇》: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首句“晓夕采桑多苦辛”,来鹄以叙述的形式,紧扣诗题,突出了蚕妇劳动的艰苦。意思是说:蚕妇从早到晚都在一直劳动,很幸苦。“晓夕”二字,直述了采桑叶的时间之长。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早出晚归。“多苦辛”三字,则是表现了来鹄对蚕妇的同情。

次句“好花时节不闲身”,意思是说:这些蚕妇并不是不爱那百花盛开的时节,只是因为正处于采桑大忙的时候,没有空闲时间而已。它的言外之意,是说那些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权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不用从事早出晚归的劳动,才得以能在百花盛开的时节,去游玩赏花。它为下文来鹄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最后两句“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则是来鹄所发出的一个假设,并且通过假设的结果清楚地说明了封建社会谁养活谁的这一根本问题。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让那些早出晚归的蚕妇们不去采桑,而也去像那些权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样,去游玩赏花的花,那么便会冻死那些权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

“黄金屋”,语出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后来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从来鹄的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他陡转笔锋,明确表明了权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都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历史事实。

综观来鹄的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叙述与假设的形式,以及暗含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无疑这是一首构思深曲,耐人寻味的讽刺诗。总的来说,它是一首值得一读,发人深省的佳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