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并不是一个特别冷的日子,当然甘肃会比长安和江南低几度。但为什么我看到的是如霜雪一样的意境,那白的是露水还是月光?还是杜甫疲惫之极后,青灰如魅,白衣如雪的灵魂?
如果不结合杜甫的现实处境看,这句诗联已经出神入化,白露时节正是秋凉的开始,次第霜雪慢慢来临,白露是一个秋寒的开端,而他乡之冷之孤独更衬托故乡月圆月明之安定。谁人秋风起,在没有棉花做棉袄的时代,不思念安定在家长家人团聚的温暖里?就算是当代有如此丰厚的物质,来隔绝自然界的炎凉,但心理上,在外奋斗的人,总还是觉得家乡安定吧。
所以这句诗给人视觉和心理的美感,是跨时代和岁月的。
但是结合杜甫当时的状态,你会更觉得悲凉。你甚至会觉得他是在写遗言。写给几个同胞弟弟的。我这边越来越冷了,或者会更冷,遥遥无期,我怀念我们从前在家乡的岁月啊。
上文我写到,杜甫35岁之前,他的家庭应该是不错的,他的几个弟弟,想必和他一样,度过了安稳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岁月。杜甫说自己十五岁时,爬到树上摘枣,”一日上树能千回“,一个孤独的孩子能够这样疯狂的玩耍吗,可以想见杜甫的兄弟姐妹多而热闹,在一起打枣玩耍,兴致高昂。几个兄弟姐妹间感情非常好。
当一个人开始怀念过去,一是他老了,二是感觉他自己生命无多。他给弟弟写信“月是故乡明”,这是在怀念童年的安稳岁月,怀念和兄弟们的情谊。他和回不去的过去不仅隔着现实的万水千山,也隔着岁月的。这岁月有大唐曾经的富庶安定,也有他们家的。但这样安稳的生活,终究是过去了,破灭了。家乡是种追怀和信仰,是对安稳的回忆和向往。而人生极致的困境时,最容易怀旧。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写实更冰冷更悲怆了。战争带给人的流离痛苦不止是吃穿上的,更是精神的摧残。甚至不知道对方发生了什么,就算是知道,那也是延迟。对于牵挂的人,忧患无所不在,患生患死,是最大的忧患,这忧患的背后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是没有事也无能为力,出了事也无能为力。
杜甫是长子,他有对家庭的责任,对弟弟们的愧疚。虽然这几个弟弟都是他的异母兄弟,但从杜甫对朋友对弟弟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细腻重情的人,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是长子,他的感同身受的悲怀与良善,才是他被尊为“诗圣”的基础。
每看到这句,心就往下落,有尖锐的惘然与疼痛,沉重与无助。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正常时期的书信,都因为家人分散,通信不方便,甚至因为驿站邮差的失误,而常常发生收不到信的情形,况且现在如此特殊的时期,打仗,封锁。
这封信是写在秦川,但什么时候寄出去的不清楚。又或者根本不可能寄出去,它只是作为日记信的形式存在,记录了中年杜甫最深的绝境和忧患。这甚至可以当遗书看,在朝不保夕的颠沛流离岁月里。里面没有一个华丽的修饰字眼,没有为成为“诗圣”的铺排造作,只是真实写下了人生某刻深邃的哀与忧患。但却因为精炼而厚重,冷邃却又真实,打动着人心。
我不认为这首诗有杜甫一贯的沉郁顿挫气。他的沉郁顿挫,是在比现在环境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才更能表达。此时的杜甫,气息低沉,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灵魂被极致的困境压榨出身体,空灵如魅,比涕泗滂沱更有一种悲哀沉静却又绵渺的力量。
真正的忧患和哀愁是不能用愁和忧来表达的。比如这首冷到动心刺心的名篇。
让我们从沉重里解脱出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单这一句,已经够美了。我有时候愿望杜甫仅仅是个灵气才子,或者他的一生会轻松点。女孩子问,这美的句子,谁写的,另一个回答,一个叫子美的年轻诗人。他英俊吗?那当然。两人同做幻想白马王子状。
但实际不是。杜甫的磨难还长。59岁,他死在客船上,他的目标是回到月是故乡明的故乡,而未竟。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