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类似于“旅馆”的场所叫做“驿传”,是供古代传递文书人员及诸侯往返都城途中居住的旅店。史载周初时为了方便各方诸侯纳贡和朝觐,驿传已经非常普及。当时,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多有客舍,四方来朝者便可寓居客舍,所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市有侯馆……以待朝聘之官也”便是如此。
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各国君主为了罗致客卿,开办了许多养士客馆,而且有不同等级,用来招待前来投靠的人士。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驿传制度。汉承秦制,驿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南北朝时,民间旅店发展很快,几乎遍于城乡,许多王公贵族发现旅馆业的赢利可能而竞相建置。一时间,大量的社会资金都投向了旅馆业。当时出现了“邸店”,除供客商食宿外,还有供客商存货和交易的场所。当时的皇室看到这行当有利可图,便通过各种方式排挤、并吞民间的邸店。如南朝梁武帝的六弟临川王萧宏仅在建康一地就夺民间邸店十余处,借此大发横财,梁武帝也为之惊诧。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旅店也在此间获得巨大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迅速恢复了地方向皇帝朝觐的制度。由于天下方定,各方建设刚刚徐徐展开,外地来朝觐的官员来长安后只得暂时住在接待商人的客坊里,很多官员为此纷纷抱怨朝廷招待欠周。唐太宗闻知后立即下诏,在京城为朝觐官员建造“邸第三百余所”,建成后李世民还亲往察看。
随着唐代旅馆业的兴盛,旅馆开始显现出“馆”与“店”的明显区别:馆通常指较大的宾馆,包括公馆和私馆。驿站中还设有驿馆。“店”则多由民间自办,馆与店的食宿设施也有区别。
当时,有的大旅店兼营其他业务,如对外开设餐厅、安排货栈寄存、售卖各种商品以及兑换银钱,这种大旅店又叫“邸店”,带有食宿与商业结合的意味。
宋代的旅馆分类更为细致。小的旅馆由小商人甚至平民开办,有的小旅馆甚至只有一室。宋代洪迈编著的《夷坚甲志》中《木先生》一篇就记载了宋代一位官员汪致道曾“投宿小村邸,唯有一室”。当时大旅店的规模也非常大,一般由大商人、大官僚经营,如宋代沧州节度使米信曾在京城建造很大的房屋,外有田园内有邸舍,每月收入颇丰。
元代就有了“饭店”的记载。当时挂此字号的是民间饮食店或兼营住宿(提供铺席)的饮食店。这源于唐宋时期旅馆业的发展:唐宋时“正店”(酒楼)和“食店”兼营住宿业务的屡见不鲜。到元时便有了正式的“饭店”名称。“饭店”在元代是口语,历史沧桑,逐渐成为现代人们常用的名词。
明初,官方的驿站规模超过元代。全国要冲都设有驿馆、递铺,铺间相隔10里,驿距相隔60里。“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驿’,以便公差往来。”
明清时期,除了民间的旅馆,会馆也非常兴盛。在京城,不仅有地区性会馆,而且还有行会会馆。“长安会馆知多少,处处歌筵占绍兴”就是明清时期会馆尤多的最好写照。当时,北京的地区性会馆主要接待赶考的各省举子,行会会馆主要接待各地商人。北京会馆最多时达数百座,大部分坐落在宣武门外到前门一带。当时全国的其他地方也有会馆,苏州的会馆从明万历开始发展,多时达九十余座。
◎本文原载于《北京晚报》(作者李学朴),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