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三国史中,最被高估的是赵云,而最被低估的人却让人意外

2020-09-07 07:11:52 作者: 真实三国史中

三国历史可以说人们最为熟悉的一段历史了,而现代大多数人们对三国的第一印象都来自于明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一书。

但是,由于罗贯中的著作来源大部分为元代出现的《三国志评话》和一部分史料,再加上罗贯中尊刘抑曹的主体思想,这就导致了《三国演义》中大量的故事情节偏离了真实的历史事实。造成了很多的历史人物被人们严重低估,当然也有人物被高估。

罗贯中老爷子惯用的手法就是将不同的人物的故事挪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而事情的始作俑者却被无情地隐去,所以对原主人实在是太不公平,不过《三国演义》是一本文学作品,不必严格遵守史实,但是如果读者把三国演义的事情认为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是大错特错。

罗大爷笔下,由于要实现尊刘抑曹的中心思想,且小说情节不至于太枯燥,所以蜀汉的大多数人物都被不同程度的加强了,也就是被人们高估了,其中最被高估的人,应该就是从普通将领一跃成为超一流武将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真定人,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蜀汉先主刘备的同乡,因为真定距离涿郡可以说是非常远,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两人在公孙瓒那里就职时才迅速走进,而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真实的史料中,赵云都很受刘备的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后,赵云能够当然其中的一郡太守,入蜀的时候,赵云先担任了留营司马负责全军的后勤后期更是担任了中护军之位,权力之大远在其他将领之上。

但是赵云被高估的主要集中在个人武力方面,正史中的赵云远没有演义中的赵云那样勇武,更没有后来人们形容的一吕二赵那样的高的排名,个人以为赵云武力大概处于一流武将的末尾,与东吴的太史慈相去不远,长坂坡之战中,虽然七进七出,但遇到的并非都是名声在外的武将。在演义直接将赵云拔高到关羽和张飞等超一流武将之位其实是不妥的,因为赵云的优势本就不在此,如果在三国中找一名赵云的模板,那非曹仁莫属,他们的长处并非临场战斗,而是管理。

所以,这也是赵云跟随刘备很久,但在正史中却没有被刘备封侯的主要原因,实在是没有战功,刘备又是严格遵守汉制,非军功不得封侯,所以赵云虽然深得刘备信任,但最终却没能在活着的时候封侯,也是最被高估的武将了。

最被低估的人,也不难得出,看三个势力的影响力就会发现,东吴长期处于打酱油的状态,所以东吴的各主要人物都不同程度被低估了,但是其中最被低估的要数曾任东吴大都督的鲁肃了。

作为孙权执掌东吴的重要人物,早在建安5年的时候就建议孙权谋夺江东并谋取自立。这个时间更是在诸葛亮隆中对之前。刘表死后,鲁肃就预料曹操的目光不止荆州一地,特别是刘琮投降曹操之后,鲁肃迅速前往江夏,拉刘备一起抵抗曹操。要知道当时刘备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

回到东吴之后,联合大都督周瑜向孙权建议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为一直居中调停两方关系,赤壁之战的胜利,固然有曹操战略的失误,但鲁肃所起的作用之大,难以想象。更何况周瑜死后鲁肃接任大都督期间一直为孙刘两家和平做努力,维系着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让强大的曹魏无机可乘。

但是,在鲁肃死后,孙权就开始作妖,偷袭荆州却给曹操做了嫁衣,后来投降曹魏却又自立,让三国之间的平衡瞬间被打破,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的大战略成为无根之萍,如果不是蜀汉失去荆州,诸葛亮后来的几次北伐不一定会失败,最重要的是,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的消耗都比较大,给了曹魏一家独大的机会。

就像是三家斗地主,蜀汉和东吴是农民,曹魏是地主,但两个农民却拼了起来,让地主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