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概况
栾埠位于南泉东北3.8公里处,东与大、小埠后村相邻,北与时于庄相接,南与朱家官庄相连,西隔青银高速与王演庄相望。截止2017年底,村庄总面积4200亩,耕地面积3744亩,全村共有603户,总人口2158人。
村庄集市农历逢五排十。
村名由来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即墨王村王姓来此立村,因地处刁村岭西北麓,村前村后多石崮,似小而尖的山,取村名为峦埠。同治《即墨县志》标作篮埠,《即墨县乡士志》标作栾埠。
隶属沿革
明清时期,隶属于莱州府即墨县福海乡姜家庄社;民国十八年(1929)隶属即墨县第七区王演庄镇;1952年,隶属挪城区栾埠乡;1958年撤区隶属南泉乡;1959年更名为南泉人民公社;1984年隶属于南泉镇;2012年底隶属于蓝村镇。2020年6月30日,蓝村撤镇设立街道,隶属于蓝村街道。
清末,本村的“大刀会”首领王宗功、王宗珣为了反抗德国侵略者的统治,经常组织会友30余人一起练剑弄刀,还专门从莱阳聘请了两名拳师教学会友武术。
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们秘密串联挪城、湍湾大刀会,联合攻打德国侵略军占领的南泉火车站,德国侵略者闻风丧胆,再不敢轻易胡作非为。从此,大刀会声威大震。
栾埠大刀会曾还远到高密铲除德国汉奸并捎带斩杀了一名德国鬼子。为了颂扬大刀会的抗德事迹,当地人们还编排了《清沙河》、《火烧东门楼》等戏剧到处公演。
村庄古迹
村中有王氏祠堂一座,都称为“家庙”,共有五间,后改为村小学。今已无存。
古庙宇一处,庙会时香火兴盛,今已无存。
村庄姓氏
村庄主要姓氏为王姓,还有宫、李、张、蓝、刘等。
王姓,原籍社生。栾埠村清嘉庆四年(1799)版《王氏族谱》记载:“吾先世隶居墨邑未知何年。吾栾埠一宗相传来自邑之社生,自始祖至今共十七世矣。”
2007年版《王氏族谱》记载:“除居栾埠的族人外同宗同族的西毛家庄、小桥、乔家疃、石固埠疃、翟家疃、丰邰、张家庄、上普东的王氏族人也共同参入修缮此谱。”
栾埠支将太始祖居仁追尊为一世,二世祖文忠择处栾埠始为始迁祖。
自十八世起辈份命名定式为:
2007年版《王氏族谱》记载,族人繁衍到第二十四世。
族人迁徙分布的情况是:
始祖隶籍即墨原系王村人氏,由王村徙居社生,至文忠祖由社生择处栾埠,绵绵延延,至九世尚珠及其后人住今即墨大信镇大信村;九世长春派下居住今大信镇张戈庄;十三世宏连之后居住今大信镇邴家疃;宏美之后住今金口镇官庄疃;宏瑾之孙肇佳有三子毓恩、毓慈、毓惠,俱寄居关东,十六世毓善居住今蓝村镇蓝村。宏业之后住今大信镇乔家疃;宏实之后住今大信镇乔家疃;九世应瑞派下十三世宏忠、宏象、宏乾上世失考,后代居住今蓝村镇时于庄。十三世宏绣之后居住今王家小桥;十七世心猷住今金口镇官庄疃:宽猷住今莱西市河西村;恕猷、胜猷、燕猷住小埠后疃;十七世清猷住今大信镇石固埠;十四世烈中住今城阳区棘洪滩;十六世永文寄居关东,十七世储猷住今大信镇翟家疃。十一世秉钦、秉智、秉爽出外;十三世宏章、宏密、宏宁、宏明、宏恩之后俱外出。宏德上世失考,后代出外。上述出外者迁徙地无考。
村庄名人
王禄兆,字惟功,号敏斋。明隆庆四年(1570)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殿试考中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初授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后改屯田主事,以岁满进承德郎。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升户部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升云南澄江府知府。此地少数民族错综复杂,禄兆以德化民,劝农桑,兴学校。三年后,出任云南临沅按察司副使,诰授中宪大夫。
王维第,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离休前曾任西北勘测设计院规划处处长。194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水利系。195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水利部测验处工作,在此期间,因工作突出荣立一等功。1953年,王维第调至国家水利部工作,曾荣获水利部“青年团积极分子”称号。1974年,调任水电四局设计院规划室高级工程师,副处长。1979年,调任西北勘测设计院规划处处长。
1986年,离休后,受聘担任了中国水利水电咨询西北公司副总工程师,《西北水电》杂志主编,陕西水电学会常委、《水利发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卷》副主编,《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水文资源分支副主编。1978年,在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上,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小组奖和甘肃省先进个人奖,并享受省级劳模待遇,还获得了水电四局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其主要著作有:《水电站工程水文》《中国水利发电工程·水文卷》:编辑出版了《西北勘测设计院论文集》(两卷)。先后在国内外的一些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