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十八世纪,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贸易

2020-09-08 18:28:51 作者: 福建十八世纪

清朝末期,中外之间打了多场战争,也签订了不少屈辱的协议。其中最著名是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割地赔款、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序幕。

《南京条约》除了举国皆知一条割让香港岛,还要求清政府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也就是著名的五口通商。

上海当时还是很荒凉的,但是位置很重要,就在长江口。其他四个城市都是在东南沿海,而上海却可以通过长江,直通内地,并且离当时最富庶的苏州、杭州都很近,拥有广袤的腹地,是贸易的好地方。可以说上海一开埠,英国人就可以顺着长江通达南京、武汉、重庆等中国内地重要城市。

然后是广州,广州在当时已是重要的贸易城市。由于清朝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作为南部中国最大的港口,广州在清乾隆中期以后几乎就是唯一的对外口岸,是中国对外货物的集散地,因此有一段时间广州也被称为清政府的"一口通商",即经中国政府特许在广州一个口岸经营对外贸易。广州也成为当时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的重要港口,鸦片战争也是从广州打响。英国人打胜后,广州无疑要被要求进一步开放。

福州、厦门是福建重要的港口城市。不过当时厦门还相对很小,福州则是闽浙总督所在地。福建盛产茶叶,有岩茶、铁观音、乌龙、茉莉等名茶,大红袍更是世界知名。

福建茶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港口贸易的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福州港成为中国主要的茶叶出口地。

而英国人对茶叶的消费量非常大,因此英国当时从福建每年购买了大量的茶叶。“武夷”就是“茶”的代称,大诗人雪莱、拜伦等就在茶与瓷器、丝绸中构筑他们的“印象中国”。

厦门、福州作为福建的重要港口,担负着茶叶贸易的重要出口口岸。而在福州、厦门港口没有完全开放之前,很多福建的茶叶还是通过广州出口到英国,对英国人来说,福建这两座城市一开放,就可以直接从福建进口大量的茶叶。

五口通商后,福州与汉口、九江并称中国“三大茶市”,茶叶年出口量达400万磅,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35%。

1855年,到福州运营茶叶的外国大商行有5个,茶叶经营额达15739700磅,1856年,更增加到40972600磅,随后三年,福州茶叶输出额平均为35476900磅”。

据统计,1860~1886年,福州港茶叶输出量不仅持续上升,而且始终占中国茶叶输出总量的1/3以上,成为驰名中外的“世界茶港”、海上丝绸之路茶叶外销的重要输出港和转运港。

《福建史稿》载:“福州辟为通商口岸后以后贸易以很大的刺激。1880年,输出总额达到737000担。”

?厦门作为中国著名的茶叶口岸,茶叶贸易这一时期也突飞猛进。

1644年,英国著名茶商托马斯?卡洛韦在《茶叶的种植、质量和品质》一书中说:“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鸦片战争后,茶成为厦门口岸最大出口商品。

据统计,1842~1881年这40年中,茶叶出口占厦门出口总值40%。1858~1864年厦门口岸每年茶叶输出为6~8万担(1担=50公斤)。1877年,厦门口岸茶叶出口量更高达11万担,主要出口美国、英国及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