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后主,自然是悲剧的象征。不过与历史上其他亡国之君相比,刘禅悲剧之中却又多了几分“幸运”:既没有如南唐后主李煜一样,本就怀揣着一腔山河破碎的哀怨,妻子却又被新主子宋太宗几度玩弄,这痛彻心扉的酸楚只能自个儿咽下去;也没有如晋怀帝那般屈辱不堪,身披青衣招人使唤,最终却也落了个人头落地的悲惨结局。
刘禅的“幸运”在于:不仅没能人头落地,也没有极度屈辱,反倒风流潇洒、颐养天年。新主子司马昭对其可谓格外的好,不仅好吃好喝地供着,而且还特封其为“安乐公”,算是给其未来人生做了充分的安排。而刘禅却也“识趣”,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算是对父皇一直忧心忡忡的“复兴汉室”大业彻底说拜拜了。也正是因为刘禅的如此不可救药,所以后世送其一名号——扶不起的阿斗,可谓名副其实。
有人说阿斗之所以这样“扶不起来”,实则是一种大智慧。因为“大智若愚”,自古能人在成就伟业之前,均会上演一番装疯卖傻的戏码。刘禅将“憨、傻”演得如此逼真,将“烂泥扶不起墙”诠释得如此到位,不正是基于保全性命考虑下的“大智慧”吗?
个人以为,刘禅能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并非有着什么大智慧方面的考虑,实则为本色表演。这表现在以下两点:
1,据《三国志后主传》中记载,刘禅曾当众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说得很明白,国家政事均由诸葛亮说了算,自己只管祭祀祖宗的事。这种态度非常像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当拜管仲为相后,凡是有官员来请教国事政务时,齐桓公基本都是丢下一句话:“问仲父去。”怠于政事的态度可见一斑。
当然仅凭此便认定刘禅懒惰过于武断,毕竟诸葛亮是父皇临终托孤的重臣,没权没兵之时只能做孙子。但是当听说诸葛亮北伐途中病重、即将归西时,刘禅不是想着亲政大展拳脚,而是更加着急,急令将诸葛亮运回成都医治。由此可见,他还真离不开诸葛亮的“政由葛氏”。
2,总体而言,蜀国实力本就属于三国中的最后一位,虽然在关羽水淹七军时曾短暂鼎盛过一回,但经历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以及北上伐魏等多个战事,国力的衰弱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此时仍处于三国乱世,如若不励精图治,被吞并是早晚之事。诸葛亮死后,“绊脚石”没了,刘禅不仅没有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反而荒于政事,任由宦官黄皓专权。如此有充分理由相信:刘禅的“烂泥扶不起墙”还真不是“大智若愚”,而是本色出演。
既然刘禅的“昏君之象”如此明显,为何英主刘备选其为继承人?不仅如此,就连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也对其评价非常之高,在刘备将亡之时,诸葛亮对刘备撒出了弥天大谎,“叹卿(刘禅)智量,甚大增修”。
抛去诸葛亮在刘备临死前的慰问之心考虑,个人觉得,刘禅之所以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应跟诸葛亮的这一心思有关:大权独揽,从而建立千秋伟业。理由很简单,诸葛亮作为一代千古能臣,自然很希望自己能够不受掣肘地大展拳脚,从而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拯救黎民百姓于三国乱世之水火之中。因此一方面他在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蜀国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拼命”揽权。也正是因为诸葛亮暗含如此之想法,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事无巨细、事事要管的劳模。
本来丞相位高权重,理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国家大事进行决策,而将小事分派下去交由下人办理,但诸葛亮却始终放不下这个心来,就连 “木牛流马”这类运输工具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设计。如此事无巨细地做行政管理工作,除了外表可见的忠心外,藏在暗处的心思则是奔着“大权独揽”目的而去。
诸葛亮一开始是否真有“大权独揽”的心思不大好说,但从其出山之前的想法我们可以窥见一二。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家乡“蜗居”还未出名之前,就不甘平庸,常常自比管仲和乐毅,这让乡人嗤之以鼻,不过跟他交往的朋友跟他交流了一番之后,便觉得他真有这个本事。
也正是因为朋友的推荐,诸葛亮最终为刘备所知,于是之后刘备真心请贤,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之所以这般“矫情”,一方面是对刘备的真诚探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以后的“揽权”铺路。加入了刘备团队后没几天,诸葛亮便开始染指指挥权,不仅指挥张飞、关羽这样的大将,就连刘备也使唤上了,可见其对权力是有渴望之心的。
既然对权力如此“渴求”,一个不思进取、荒于政事的国君必不可少,就像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管仲的治世之才天下无双,但前提是授予其全权不能干预,否则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处处被国君所掣肘,使不出劲。果然,在齐桓公的充分信任下,管仲大展拳脚,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帮助齐桓公谋夺了春秋时期首任霸主之位。
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必然也是这个想法,于是乎水平和智慧真不咋地的刘禅在诸葛亮的赞叹声中坐稳了皇位,并在诸葛亮事无巨细管理国政局面中朝着“扶不起的阿斗”之路越走越远了。如此说来,刘禅能成为“扶不起的阿斗”,是不是跟诸葛亮这一心思有关?而这一点心思便是诸葛亮想如管仲一样建立千秋伟业。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拥有管仲一样的大权,如此而来,一个不喜政事、安与享乐的国君则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