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在边地甘肃爆发了苏四十三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包围了省城兰州。乾隆立即命大学士阿桂和户部尚书和珅为钦差大臣,前往甘肃增援。
就在他俩动身前后,发生了三件怪事。
第一件,乾隆帝因陕甘总督勒尔谨用兵不利,将其革职,调云贵总督李侍尧取而代之。一换人,却惊动了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他为了免于牵连,主动提出,愿意捐出历年积攒的俸禄四万两银子,资助军饷。这一举动,反倒让乾隆帝起了疑心。
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年薪七八千两,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五十万元,看起来真不少。不过,王廷赞才当了四年布政使,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攒三万两银子。怎么可能一下子掏出四万两银子呢?
第二件,乾隆想起自己在四十二年(1777年)南巡时,浙江巡抚王亶望为取悦皇帝,添建房屋,张灯结彩,奢侈异常,花费甚巨。乾隆帝看到这些,觉得有些过分。而王亶望被吓着了,生怕龙颜不悦。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惊人决定:奏请捐出五十万两银子,用于修建海塘工程。王亶望来浙江之前也是甘肃布政使,正是王廷赞的前任。五十万两银子,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一亿元人民币,是布政使六十多年合法收入的总和!乾隆帝现在突然想到:甘肃不是个穷省吗?怎么这些布政使个个都腰缠万贯啊?
第三件,和珅前往甘肃途中,密奏道:“一入甘境,即遇阴雨。”阿桂进了甘肃,也奏报说当地“雨势连绵滂沛,且至数日之久”。连绵不绝的雨下得很大,大到士兵们没法挖掘战壕、修建工事。照阿桂、和珅的说法,甘肃今年雨水充足。但前不久甘肃的官员还奏报当地闹旱灾,希望朝廷继续救济。乾隆帝纳闷了,到底该信谁的呢?
他写下这样一段朱批:何以从前俱以雨少被旱为词,岂有今年甘省雨独多之理?意思是说,以前都说甘肃雨少干旱,唯独今年雨量很大,哪有这样的道理?照理说,阿桂、和珅是去办军务的,没必要说假话;那么扯谎的只可能是甘肃官员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编瞎话呢?
官员不差钱,谎报天气,这些怪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乾隆帝觉得,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背后肯定有某种联系。
说来话长。明清两朝,国家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只要当上了监生,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官场。在当时,这是科举考试之外的另一条做官捷径。所以许多人都想当“监生”。怎样才能成为监生呢?在清代,无外乎四种途径,一是考试录用,二是皇帝特许,三是高官子弟免试,四是捐资换取。那些考试不灵、“拼爹”不灵、沾不上皇恩的人,要想成为监生,就得捐钱捐物,就是“捐监”。
说到“捐”这个字眼,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捐官”,也就是花钱买官。这不是个好现象。但在清代,“捐监”的确是个司空见惯的政策,跟考试相比,捐监不算“正途”,坏处很明显,包括三方面:
一是不讲公平。“捐监”就是花钱买文凭,破坏了科举考试的正常竞争秩序,对十年寒窗的读书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二是不怀好意。“捐监”之人,有很多是不学无术之辈。他们抱着投机心理当上监生,谋得官职,再加倍搜刮。三是一旦管理不善,就会滋生腐败。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说,甘肃地瘠民贫,存粮亏空;近年来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他建议恢复捐监政策。乾隆帝同意了,但要求只收粮食,不能折成现银。
捐监事关全省财政、民政,因而这项工作就落到了时任布政使王亶望身上。王亶望是江苏巡抚王师之子,算高官之后。混迹官场几十年,从一介知县做到浙江布政使,既靠“拼爹”和小聪明,更靠行贿送礼、巴结上级。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继承了晋商传统,督办浙江海塘工程期间,账目算得很精。乾隆帝或许看重这一点,把他调到甘肃,主持捐监事务,希望他能把事办好。到了甘肃,王亶望发现,这里虽然穷,但天高皇帝远。捐监事务漏洞多,从中牟利并不难。抱着“有钱不赚,过时不候”的心态,他做了三件事:
一是收权。捐监大权从各州县收归省城兰州。
二是折色。征收粮食,叫作“本色”;折成银两,就称为“折色”。每个监生明码标价—六十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一万两千元。
三是谎报。王亶望向朝廷谎报旱灾连年,骗取朝廷下拨捐监名额;谎称征收的粮食太多,原有粮库不够,要求朝廷拨款建新粮库。其实,新粮库根本没修,拨款全都落到了王亶望等人的腰包。蒋全迪是安徽歙县人,有点徽商精于算计的特质。他给王亶望出了个主意:监生名额的分配,主要根据各州县灾情轻重。灾情虽然可由州县官自行填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最终要以省里的认定为准,其实就是王亶望和蒋全迪大笔一挥。而这俩人认定灾情,全凭个人好恶。如果喜欢你,就把你县的灾情定得重一些,这样就会拨给更多的捐监指标,让你获得更多牟利机会。所以,州县官都得向他俩巴结送礼。
然而,想给这俩人送礼,不是件容易事。当时甘肃官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千见面,两千便饭,三千射箭。
为了把礼金送到位,许多州县官都派出了“坐省长随”。这是一种新兴职业,就是州县官派出贴身随员,常驻兰州充当联络员,专门负责拉关系、交朋友、打探消息,甚至偷偷送礼。必要时,就把礼金装在酒坛或菜筐里,用泥巴封好,由这些“坐省长随”直接送进去。一个以捐监为名上下勾结、相互利用的利益链条,就这样形成了。官员们得到的是真金白银,朝廷得到的只是一纸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