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秘史:为了扳倒李隆基,太平公主到底有多狠?

2020-09-15 17:29:28 作者: 盛唐秘史:为

历史上,如果非要找出一位排斥皇位的帝王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武则天的四儿子李旦!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

李旦一生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是在公元684年,但到了690年武则天一纸诏书就取而代之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李旦被降为皇嗣,可李旦目睹了武则天的不择手段,对政治早已失去兴趣,于是,坚决辞去太子一职,在他的鼎力举荐下,李显才成为太子,而李旦则成为相王

谁能想到,李显登基没多久就被自己的韦皇后给毒死。本来,韦后是想仿效武则天,先垂帘、后夺权、然后名正言顺地成为第二位女皇帝,可由于急功近利,在迫害了“神龙政变”五位功勋人物之后,歪打正着,使那帮效忠李唐的大臣们纷纷依附到李旦门下,这才托起了李旦的二次崛起

说到李旦的二次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太平公主,因为如果没有太平公主,不问世事的李旦根本就不可能会再次介入政治

中宗李显被毒死后,韦皇后秘不发丧,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她拉太平公主下水,一同草拟中宗的遗诏。韦后拉拢太平公主是为了对付相王李旦,但是,太平公主又怕韦后的实力过强,因此,千方百计将李旦加入到诏书上“辅政”的名字之列。韦后和太平公主各怀鬼胎,只有李旦,是标准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后来韦后决定对李旦下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捷足先登,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就一举清除了韦后一党。这样一来,武则天死后形成的各种势力都分崩离析,只剩下李旦和太平公主了

李显有个儿子李重俊,但是,他发动政变诛杀了武三思之后也被大唐军队所杀。为了能够长期把持朝政,韦后又立了年幼的李重茂为新皇。可是,在李隆基、太平公主政变后的第二天,李重茂就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被太平公主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这么和谐的一家人,又是怎样走向对立的呢?两个字:权力!

李旦二次登基后,对于那些功臣该赏的赏、该封的封,太平公主也因此晋封万户。这应该是唐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上公主权势的巅峰,可这种没有任何实权的封赏对于野心勃勃太平公主来说毫无意义,偏偏,作为政变的另一位主导,李隆基不但得到满朝文武的赞赏,还被立为太子。

原本,太平公主认为会是李旦的大儿子李成器成为太子,李成器能力很一般,太平公主还有把握一斗,可李隆基精明能干,与太宗皇帝十分相像,如今他成为太子,就彻底断了太平公主对皇位的非分之想。再加上政变之后,被忽视、无视的感觉包围着太平公主,她的怒火就此被点燃,于是,她开始不惜一切向最高权力发起冲锋

第一招:煽动睿宗,册封皇后。

封皇后和太子有什么关系吗?太有了!

李旦有两位妻子被武则天害死,一位是正房刘氏,她为李旦留下了长子李成器;还有一位是偏房窦氏,他生下了李隆基。太平公主煽动李旦册立刘氏为皇后,这样一来,李成器就成了嫡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而李隆基显然成了庶出,太子之位就有些不合适

可太平公主不知道的是,李成器虽然胸无大志,但是,他和李旦一样,经历了家族的自相残杀之后对太子之位毫无兴趣,还是他亲自向李旦推荐的李隆基。

李旦无心功名,但是,他却能洞察一切,太平公主的目的,他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让公主下不来台。在太平公主提议的第二天,他就突然颁布一道诏书,同时册封刘氏和窦氏为皇后,这样一来,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也就有了保障;

太平公主一计不成,又生二计

第二招:发布谣言、太子谋反

太平公主让手下在外散布谣言,说太子李隆基打算谋反夺位。这种做法在武则天时期绝对能收到奇效,但是,到了李旦这,根本就没有效果。可太平公主还是集齐夺位宰相,希望可以集体弹劾李隆基,废黜李隆基的太子之位。这遭到姚元之、宋璟等人的竭力反对,非但如此,这次事件之后,在大臣的请奏中,太平公主反倒被远调到蒲州,没有诏令、不得返京

太平公主找到李隆基哭诉,李隆基对这个姑妈又无可奈何,只好求李旦网开一面。最终,弹劾太平公主的两位官员受到降职,但是,并未收回成命,太平公主只得前往蒲州。而后,他一再给李隆基写信诉苦,李隆基又多次恳求睿宗,这才又将太平公主调回了京师

可她的阴谋并没有就此结束,很快,就又找到一个机会

第三招:利用天象、离间父子

公元712年秋,天有彗星、光芒数丈。太平公主急忙找到一个术士,通过他向睿宗皇帝进言:天有异象,皇位即将出现更迭,这是太子谋反标志。

若换成其他皇帝,难免会信三分,可太平公主遇到的是李旦,对权力十分淡薄的李旦。李旦做出了一个让太平公主和天下人都想不到的事:传位李隆基!按照史料中李旦的说法,他认为他的这个皇位本来就是捡来的,既然现在天意要更迭,干脆,顺应天意、传位李隆基,这样一来还一身轻松。

这下轮到太平公主着急了,她做的一切无非都是在阻止李隆基继位,可现在却弄巧成拙,让李隆基提前继位了。于是,太平公主决定孤注一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