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年前的今天,1894年9月17日(农历甲午年八月十八日),北洋海军10艘战舰完成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大东沟海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战旗猎猎,长笛响彻,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那场“黄海大海战”打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舰队进行的一场大海战。
资料片:邓世昌与他管带的致远舰
邓世昌19岁进入福州船政学堂,1871年上建威号实习,随行遍历南洋诸岛。1880年外派迎回扬威号并成为管带,1887年前往英国迎回致远号,被任命为致远号管带,执中军督副将。
甲午战争前夕,他对自己的官兵说:人谁无死,但愿能死得其所,死得值。
黄海大战正酣,致远舰中弹,弹药也打光了,“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多其气以成事”。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全速向吉野撞过去,以求同归于尽。
吉野的机动性远超致远,以致日舰虽然惊慌,却也轻易躲开了致远的拼死一撞。致远舰炮膛被鱼雷击中,船体爆炸。邓世昌落水时,坚决不接部属抛来的救生圈,毅然按住救主的太阳犬,一起沉入了大洋之中。
资料片
与邓世昌同为船政学堂第一期学员的,还有林永升,他进入船政学堂时,年方十四。
1871年,上建威号实习。1875年又被调赴扬武号,参加了中国海军第一次远洋航行,遍历南北大洋。22岁时,林永升即任船政学堂教官。1877年,林永升24岁时,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远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留学。次年上舰实习,足迹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留学期间,成绩屡达优异,被赞“勤敏颖悟,历练甚精”。
1887年,北洋水师成立,林永升任经远号管带,1889年,被任命为左营督副将。
在黄海大海战爆发之初,林永升便下令撤掉船体四周舷梯,防止有人临阵脱逃,并高挂龙旗,以示与舰共存亡之决心。
被日本舰队穿插分割后,经远舰与舰队剥离开,被吉野号、高千穗号等四艘战舰包围,被迫以一敌四。林永升临危不惧,仍沉着指挥,“发炮以攻敌”“击水以救火”。
激战中,林永升猛然发现有一艘日舰受伤,便下令全体船工,集中火力攻击该舰。但在围攻之下,经远号船身已经碎裂,摇摇欲坠。就在激战中,一发炮弹命中林永升,导致其脑裂而亡。
林永升死后,经远舰继续作战,大副二副也相继阵亡,最终,经远号沉没在了黄海深处。
而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时任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给远在家乡的父亲写了一封家书。陈京莹先是表达了对日军步步紧逼、清军保船避战的担忧,随后又以“然素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的话语,对家父言说了矢志报国的决心。其忧国忧民之心、报国效力之情溢于言表。
寥寥数语,家国情怀流诸笔端,令人潸然泪下。
资料片:图中右侧为日舰吉野号,中央倾斜的是致远舰。
在黄海大战中,不仅致远、经远舰面临了敌人优势兵力的重重包围,其他如镇远、定远、扬威等舰均有相似境遇。超勇舰战沉,管带黄建勋与舰同沉;扬威舰被撞沉 ,管带林履中愤然自尽。北洋水师共有11名管带,其中7名以身殉国。
由于丁汝昌海战一开始便受重伤,北洋舰队几乎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极端不利局势下,舰队官兵表现英勇,坚持战斗。即使是在最后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威海保卫战中,也有半数以上的官兵战死或自杀殉国。
他们,都值得歌泣。
历史上的英雄们用壮举为旧时代谱写了一首挽歌,为新时代的曙光奏响了黎明前的吟诵。如今,我们身处盛世,祖国的海疆之上,再也没有了侵略者们的踪影。飘扬着人民海军旗帜的舰艇,护卫着四百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的安宁与祥和。只是,北洋海军的碧海忠魂永远不应该被遗忘,那些为中华民族而战的民族脊梁,不该被遗忘。
文字:综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
校对:孙美玲 于雨晴
审稿:滕腾 于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