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生前,为汉朝留下了一个极大隐患,多年后差点让汉朝分崩离析

2020-09-18 14:28:33 作者: 刘邦生前,为

当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主要封王的功臣有七个,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

然而,异姓诸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是统一的隐患。于是,刘邦采取强硬的手段,消灭了异姓王。

但是,在消灭异姓王之后,刘邦却无力直接控制全国。另外,他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于是,刘邦在异姓王的旧土上,重新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王,史称“同姓九王”。这九王分别是: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代王刘恒。

在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于是,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叛乱,引发了“七国之乱”。

在这七个国家中,实力最强的是吴国,当时的一把手是刘濞。

其实,这些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除了在自己的地盘上兴风作浪,他们还有铸币权、发行货币等权力,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而吴国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国内拥有丰富的铜矿。于是,吴王刘濞不停地挖矿,当时很多人都投奔了他。时间一久,刘濞的野心开始膨胀,成了七国中的老大,并公然称自己为“东帝”,与汉景帝直接对抗。

仅次于吴国的是楚国,当时的国君是刘戊。不过,此人的行为很不检点,在守孝期间寻欢作乐。于是,汉景帝收回了刘戊的部分封地,使得他对朝廷非常不满。所以,看到吴王刘濞站出来反对朝廷,他也站在了吴王一边。

其它的五个国家,论实力和兵力都不如吴国和楚国,但是,加在一起,兵力已经超过了50万,远远超出了朝廷派出的10万军队。

可是,他们为什么最后却输了?

他们是输在了自己的判断上。当年,七国为什么会发生叛乱?就是因为不满朝廷要削去他们的权力。虽同是刘姓,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就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这就是地方和中央矛盾激化的结果。

当时,刘邦分封各国时,是希望刘家子弟共同携手,帮着皇帝守住大汉江山。初期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近亲,且彼此之间非常照顾。后来,亲缘关系越来越远,以前的那些情谊也就越来越淡薄了。这时,皇帝想收回去一些权力,当然会遭到强烈的阻力。

本来,这些同姓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但现在,却要放弃土地,放弃权力,他们怎么会心甘呢?

本来,刘濞就有窥视皇位的野心,且听闻汉景帝要削弱自己,便赶紧跳了出来,寻找盟友。于是,被刘邦分封的国家中,有六国响应了刘濞。看来,权力的诱惑力,一直都是最好用的“武器”。

汉景帝听闻刘濞起兵后,将提议“削弱诸侯国”的大臣晁错给杀了,以此想安抚这些诸侯王们。但可惜的是,刘濞等人不仅没有撤兵,还继续往长安进军。之后,刘濞等人在梁国遇到了阻力。因梁国没有参与他们的叛变,于是,刘濞想灭了梁国。

但刘濞的想法错了,他这一打就被梁国给牵制住了。

结果,朝廷派出的军队直接断了刘濞的粮食供给。之后,刘濞跑到了越国,等于是自投罗网,被越王诛杀。时候,其他诸侯王一看大势已去,都纷纷选择自行了断。其实,七国之乱来得快去得也快,前后就三个月时间。别看声势浩大,很快就化作了历史尘埃。

分析这场战争,功劳最大的应是周亚夫。当梁王刘恢向他求救时,他并没有在战场上正面和吴王刘濞交锋。因为,周亚夫知道自己的兵力远远不如刘濞他们,就选择了以静制动,断了敌军的口粮。这样一来,敌军必然军心大乱。

提起周亚夫,本就是名将的后代,从小喜欢读兵书,且关键的一点是:对于战争,他很有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不主张用战车为主的作战方法,而是采用短兵相接的作战技术。后来,汉军和匈奴对阵时,这种作战思路起到了一定作用。

除此,周亚夫带兵也相当严格,纪律分明。所以,汉文帝去世时告诉他儿子,在危难的时刻用周亚夫是不会有错的,而事实也证明了汉文帝的眼光。

当时的七国以为靠着人数的优势,就可以压过当时的汉景帝,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能,由于平时的生活过于放松,便轻视了朝廷的实力。以至于,50万大兵在不足10万人的军队面前只能认输。所以,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必须是各方面条件都成熟才行。

虽然,当时的七国实力和兵力都有,但却没有一个会打仗的人。试想,用武力夺取天下,怎能不养懂兵术的人呢,难道刘濞以为自己可以和刘邦一样征战?

参考资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