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皇帝举行封禅仪式,皆首选泰山,暗含非同寻常的玄机

2020-09-20 02:04:32 作者: 原创 古代皇

原标题:古代皇帝举行封禅仪式,皆首选泰山,暗含非同寻常的玄机

封禅,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专指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专程到特定地点举办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封的仪式要比禅的仪式隆重许多。

这是因为天是高高在上的,地被天所笼罩。按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天高于地。

这个礼仪的历史很悠久: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管子·封禅篇》)

据《管子》的说法,远古的夏商周三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天子,曾经有过封禅的行为了。

史记中也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也有过封禅的想法: “……寡人召集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泰山,禅祭梁父。”《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觉得自己南伐北战,东征西讨,天下诸侯都要听他的调遣。此时自己的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成就。

他觉得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天子也不过有此功业罢了,所以他要去封祭泰山,禅祭梁父,以告天下。

但齐桓公的想法遭到管仲的劝谏,劝谏不成,又从技术上打消了齐桓公的想法。

以上所有的,都是传说而已,并没有确证。

真正有历史记录的封禅仪式,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且所选地点为泰山。

为什么要选在泰山举办封禅仪式?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得非常清楚: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白虎通义 》汉·班固)

古代的封禅仪式是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最佳机会。

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帝王在祷告时要报告自己的显赫政绩,以表明自己取得这些丰功伟绩都是来自于上天的护佑。

所以,他们要选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举办才行。

泰山是五岳之首,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它是最高的一座山。

泰山有个观日峰,在那里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冉冉升起,这时便于皇帝与天进行近距离的沟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直通帝座”。

正由于泰山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化积淀,所以帝王在那里宣扬自己的伟大功业,塑造光辉形象,对于提升自己的历史地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于封禅仪式,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说,“故其仪(仪式)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也就是说古人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一般程式大体如下:

汉武帝封禅前曾召集儒生讨论,但这些儒生也没有人知道封禅的礼仪,于是汉武帝就自定了礼仪程序。

他先到梁父山祭地,然后泰山设坛祭天。天坛直径有一丈二尺,高九尺,在天坛下面埋下了“玉牒书”。

这个仪式结束后,汉武帝带着几名股肱之臣登泰山顶,再次祭天。

第二天从山上下来后,又在泰山山麓再次祭地。

祭祀所用物品都是各地珍贵的飞禽走兽及白雉诸物,并以五色土杂封。

在隆重的乐声中,汉武帝身穿黄色衣服,亲自跪拜。

封禅毕,他下诏改元。此后历代封禅,程序基本类同。

但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来封禅,必须是帝王中的杰出代表才行,怎么来衡量一个帝王的丰功伟绩呢?要达到3个条件:

一、完成改朝换代,国家统一。

二、帝王的政绩卓著,要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三、必须有祥瑞出现。

前面两个条件是通过努力就有可能达到的,第三个条件就只能凭运气了。也就是古代所说的看天意。

自古以来,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7位。

这7位皇帝中,武则天独辟蹊径,是在嵩山举行的封禅仪式。所以正儿八经在泰山封禅的,只有六位皇帝。

在封禅的6位皇帝里头,他们都达到以上3个标准了吗?按一般的认知,都认为这里头宋神宗离标准很远,属于鱼目混珠之类的。

但是真正有资格举办封禅仪式的,像刘邦、李世民等等,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生前都没有完成此宏愿。

在宋神宗泰山封禅之后,后来的帝王觉得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怪物,把神圣的封禅仪式当儿戏了,把“五岳独尊”的泰山也给玷污了,所以,以后的皇帝都羞于再到泰山封禅了。

到了明朝的朱元璋时期,他下旨废去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帝称号”,泰山的神圣光环给去掉了。

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坛和地坛,此后,这些地方就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从此以后,帝王再登临泰山,只是祭祀,而不是封禅。清朝的康熙、乾隆就多次到泰山祭祀,但不能称之为封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