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刘禅是怎样的?有人说在位41年,投降是对的,你怎么看

2020-09-20 01:04:55 作者: 真实的刘禅是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各个诸侯国彼此之间相互斗争,都想要侵吞他国势力以壮大自身。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艰难的角逐之后,历史选择了三位最为优秀的人主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他们便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而留下的国家,则分别是魏蜀吴三国。而在这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盛,吴国次之,蜀汉最弱。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正是蜀汉的第二位人主——刘禅。

提起来刘禅,或许大家对其的印象都不怎么好。偏信谗言、打压忠臣、首鼠两端、目光短浅。似乎一切优美的词汇都不会体现到他的身上。而在《三国演义》以及后来所拍的一系列电视剧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此间刘禅的形象,说不上反面,但也决定不是什么明主人君。否则他又怎么会做出乐不思蜀这样的事呢?但大家知道历史上的刘禅究竟是什么样的吗?千万不要被电视骗了。

第一、刘禅生性温和恭顺,十分仁孝。

在众多的有关三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刘禅作为刘备的亲子,蜀汉的最后一任皇帝,似乎总是被塑造出一种肥头大耳、昏庸无能、不知人间疾苦的形象。这也就造成了一种观念,在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眼中,刘禅本人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但是我要说的是,刘禅的本人性格,远不是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不堪。个人认为,刘禅此人还是有不少的优点的。例如其生性仁孝这一点。

这一点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据《三国志》记载,在刘备还没有死时,刘禅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此时的刘禅养尊处优,并不知晓战争的艰苦。而在刘备死后,其一瞬间被迫成长为蜀汉的皇帝,相信其内心的惶恐并不少。而其却依旧能谨遵父亲刘备的曾嘱咐"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在继位之后,对诸葛亮十分的尊崇,也做到了"事之如父"。就比如在诸葛亮一直坚持的北伐一事。

其实从蜀汉的整体实力来看,诸葛亮一直坚持的北伐,是给蜀汉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的。就比如其穷兵黩武、消耗民力,仅这一点就让蜀汉内部实力十分空虚。也加速了蜀汉的衰落。但是身为后主的刘禅,其虽然不是很赞同诸葛亮的北伐行为,却也始终默许了其的做法。也算是做到了刘备要求的"事之如父"。而除此之外,刘禅还制定了一些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的政策。若其真的是废物点心,又怎么会有如此表现呢?

第二、刘禅在位41年,虽无功绩,但守成却也足矣

上文提到了,刘禅并非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是个十足的废物点心。最起码其还有仁孝恭顺这一个优点。但是个人认为,刘禅此人若是只有这一个优点,恐怕其也不能做蜀汉的皇帝,并在位41之久了。要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十足的大乱世。但是刘禅却在刘备死后,统治蜀汉长达41年,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并非什么草包。但是有人会说,刘备死前毕竟留下了众多的谋臣虎将,这些人才或许才是刘禅能在位41年之久的真正因素。

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毕竟如果蜀汉没有一些优秀的谋士和将领,恐怕蜀汉早就被其他两国吞并殆尽了。但是若是刘禅十分昏庸无能,想必这些人才也只会没有明珠蒙尘,毫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在刘禅统治蜀汉的41年中,蜀汉内部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叛乱,整个国家都十分的平稳。这肯定离不开刘禅个人的决策。而诸葛亮也曾评价刘禅,称其:"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所以说刘禅定然不是电视中所说的那种人。

第三、从蜀汉当时所处的境地分析,刘禅投降或为明智之举。

再说刘禅为何投降曹魏。这就要从蜀汉当时面临的局势来说了。三国后期,曹魏一家独大,而蜀汉经历了数次北伐之后,内部亏损巨大,实力削减,实在不是曹魏的对手。而当时邓艾已经偷渡阴平,直捣黄龙。而后又有曹魏的数万大军跟随,蜀汉当时若是拼死抵抗,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好一点的会是两败俱伤,坏一点的,可能就是蜀汉依旧国破。徒增了数万军队百姓为其作陪而已!

所以说从蜀汉的境地来分析,刘禅选择投降,或许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一点也同样证明了,历史上的刘禅,绝非电视中的那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