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汉时期打仗士兵动辄上百万,到了明清却只到十多万?
本文由百家号聂振明独家发布,严禁转载至其他平台!
如果大家对历史稍有了解,那么一定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秦汉隋唐的时候,明明国家人口并不是很多,但是一到打仗,参战的人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相传白起就曾经一次性的坑杀了40万敌国军人
但是明清的时候,人口虽然增长了,在明清时期,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清朝顶峰时期,人口更是激增到了4亿之多,但是打仗的士兵却少了。比如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一举出兵达一百万,可是到了明朝,军队也不过十万人,鸦片战争的时候,参战的士兵更是只有几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是军队发展的过程,在秦汉隋唐时期是没有专门的军队的,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上战场,比如秦朝实行的是“征兵制”,只要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子都必须要去服兵役,再比如隋唐实行的“府兵制”,府兵平时是农民,抽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到了打仗的时候就是军人,这样一来,务农从军两不耽误。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全民皆兵的状态。一到战时,所有的适龄男丁都必须随时上前线打仗。
而且士兵还得自己配备武器,国家都不用管的,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和兵器,这样的制度之下,两样东西就都齐全了。
所以我们看到,秦汉隋唐的时候,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就是这种制度下的产物。这样的好处就是国家不用承担财政负担,而且军队的人数也多,只是士兵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伤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到了宋朝以后,军队慢慢就变得职业化了,也更加正规了,有了正规的训练和武器装备,这一切都是需要国家来负担的,并且去当兵还会拿相应的薪水,而且薪水还不少,毕竟这是一个高危职业,国家需要发放高薪来吸引相应的人才。
这样的好处就是军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作战的专业程度会高很多,而且在战场上也会表现出来更高的军事素养,战斗力更高,将领也更加容易指挥作战。
但是坏处就是国家一般是不会随意扩充军队的,因为扩充军队必然意味着一项大的财政支出,这就造成了后来没有那么多士兵的现象了。
当然了,凡事不能只看一面,如果士兵训练有素,而且装备又比较先进,那确实是可以起到“以一敌百”的效果的,但如果士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也没有一个好的将领,武器又比敌人要落后的多,这就是国家的悲哀了,这也是后来清朝军队实力衰弱的原因之一。
各位看官,您觉得哪种制度更好一些呢?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分享您的高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