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制:本是将土地分配更均匀,为了复古风气,使政策脱离实际

2020-09-20 17:27:40 作者: 王田制:本是

说到王莽,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王莽在西汉王朝后又建立了一个"新朝",而这个新朝在历史上算不得太正统,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很长时间,这个王朝也就覆灭了。

王莽本人在西汉是一个很小有名气的政治改革家,在改革上做的很不错,但是当他成了皇帝之后,开始对百姓最根本的生计——土地进行改革的时候,却没有延续以往卓有成效的风格。

甚至因为这次王田制的改革失败,硬生生地激起了更多的民怨,以至于新朝很快就衰落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王莽这一伟大的复古尝试失败呢?1、 王莽篡权夺位,推行改革受众较小

在《三国演义》中一直都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倾向,那就是拥刘贬曹,那这种倾向的原因说到底也就是当时的人们对于皇家血统的认可,刘备是算是具有皇家血统的人,而曹操就是宦官的孩子,二人的血统一比较,就知道大多数人会选择谁了。

因而王莽改革也有这样的弊端,王莽本来就是汉朝的外戚,汉朝的外戚专权又很厉害,所以当王莽成为皇帝之后,要推行改革,很多人不承认这个皇帝,即使明面上承认了也会暗地里不承认,所以我认为王莽作为外戚篡权夺位,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真正能够接受的人是非常少的。

王莽的家族背景是王氏家族,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虽然家族中有很多人在攀比官位等等,但王莽就像是一股清流,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仅仅是做好了本分的事。

这样的简朴生活和作风严谨的生活,使得当时皇帝汉成帝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就使得年纪轻轻的王莽进入中枢做官以后一路就顺风顺水,扶摇直上,很快就做到了家族中最高的官位,风评甚好。

但也正是这极好的风评,当王莽自称为帝之后,这些好的风评也就开始反噬了。王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很快就将国家的大权掌握了,尤其是当时汉哀帝去世以后,没有留下可以继位的皇子,就需要有一个人先站出来帮忙管理国家,王莽就成了最佳人选。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的权力太大以至于让王莽失去了本心,开始谋划王位的获得。王莽工于心计,不仅仅能获得当时大臣们的信任,还经常做一些能够让天下百姓都能感动的事情。

例如当汉朝遇到水灾、旱灾的时候,王莽就每天只吃素食,不喝酒,也不吃肉,直至灾祸结束,让当时百姓都备受感动,甚至有人都称颂他可以与古代的圣人相比了。

人表现的越优秀,当他的野心真正表露出来之后,这种曾经优秀就会让人觉得难以相信,会让人觉得曾经的优秀都是做出来给人看的,王莽就是这样的人。

王莽在称帝以前做出的种种举动都是为了获得大臣的支持和百姓的信任,但这种支持和信任在他称帝以后,却成为了最坏的选择,所以当王莽当上皇帝后,要开始推行最基本的土地改革的时候,接受的大臣和群众是非常少的。

即使大臣们必须要奉行皇帝的旨意去进行改革,改革过程中还是会不在意的,实施力度肯定不到位,不到位的改革怎么会成功。

王莽前期工作做得太过于优秀,以至于当他暴露他的野心之后,这种野心跟他以前的形象大相径庭,大臣们接受不了,百姓们也接受不了,造成了反噬,因而王莽的王田制的土地改革是不会成功的。2、 大规模的战争爆发,社会矛盾尖锐

在王莽称帝以前,汉成帝的统治时期,出现过多次起义,起义有出现就会有镇压,所以在王莽称帝之前,汉成帝已经用战争的形式,将社会矛盾挑起并加剧,所以我认为前任皇帝对于民间起义运动的暴力镇压,使得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给王莽的土地改革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汉成帝统治的时候,已经没有汉朝开始的皇帝那么贤明了,做决策的时候也会一意孤行,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以至于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起义。

其中规模最大,也是使得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升级的起义是鸿嘉三年广汉领导的起义,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被镇压了,但是其中很多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以至于等到王莽开始推行新的土改政策的时候,这些矛盾再一次爆发,成为阻碍土改新政继续的巨大绊脚石。

汉成帝在镇压地区性的农民起义的时候,太过一丝情面都不留,使得那些地区的人都对皇族有着很深的恨意,所以不管在谁的统治下,那些曾经被镇压过的百姓们都对政府朝廷是失望的、抵触的、不可调节的,如此,哪里可能推行地动新的土地改革?

不仅仅是汉成帝时期战争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到了王莽称帝的时候,他把以往的安宁的边界关系给打破了,引发了一场和匈奴之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

同时,还有西北、西南、东北的叛乱,一时之间硝烟四起,哪里还有可以进行土地改革的基础呢?

不管是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只要是被政府武力镇压之后,这个地区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放弃对朝廷的希望。

并且战争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摧残了百姓,损害了土地,所以我认为大规模的起义战争被镇压之后,百姓内部矛盾在慢慢积累扩大,等到王莽开始推行新的土地政策的时候,这些地方的人民是不会配合的,没有配合,哪里能够改革成功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