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组成代表各自思想的学派,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时期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当时礼崩乐坏,旧的思想文化秩序俨然崩塌,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当时的思想文化异常活跃,儒、法、墨、兵、阴阳、农等学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不谈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儒墨两家,我们来看看的昙花一现农家,是如何显赫在春秋战国,最后却草草灭亡,农家灭亡的背后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时代的必然?一:百家争鸣,农家出道
1:千年大变局,百家争鸣
在了解农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农家产生的时代环境和环境。
西周末年,礼崩乐坏的趋势日益明显,东周之后,王室更是名存实亡,地方诸侯势力迅速膨胀,开始了称王称霸之路,乱世俨然已经降临。
与此同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大发展运动就此拉开序幕。据《汉书》当中记载评价百家争鸣的盛况称:"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各家学派争奇斗艳,没有官学的制约,学识也开始出现下移的现象,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形成自己的学派。
在此背景之下,代表广大农民利益,提倡农本的农家登上了百家争鸣的历史舞台。
2:农为本,忠爱民
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之下,农家逐渐的走到世人的面前,并且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农学以先贤神农为祖师,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劝耕桑,自给自足。
据《汉书》当中记载农家的基本学术观点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农家并没有属于自己学派独立的一本著作,而是通过其他学派的著作来传达农家的政治主张,其中管子一书当中记录较多。
农家的政治主张无疑迎合了中下层百姓的需求,同时在维护巩固统治者的统治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显赫一时,被世人所知,但是农家又是怎么样从显赫之学迅速走向没落灭亡的呢?二:从显赫到灭亡,农家短暂的一生
1:乱世显学,农家学派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农家短暂的一生。农家的政治主张吸引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宣扬农家的政治主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许行。
许行及其弟子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农家风格,游走各国,有着极强的社会影响力。据《孟子》当中记载儒家门徒弃儒从农的事件称:"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农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相比较农家在上层社会的影响力,农家在下层农民的号召力无疑是惊人的,当时农家学派备受下层百姓的欢迎,这也是农家迅速壮大的一大原因所在。
2:百家融合,显赫一时
春秋战国时期农家的繁荣发展还不仅仅体现在有着众多的追随者和广泛的知名度,还体现在农家的学术被许多学派所接受并且吸收,成为各家学说体系的一部分。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的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商鞅变法之时,商鞅融合了农家的重农思想,在秦国开展大规模的奖励耕战政策。
据《吕氏春秋》当中记载农家的重农政策称:"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这一思想观念可以在诸多百家学派当中表现出来。有此可见,农家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其他学派的广泛认可。
3:成为下九流?,匆匆而逝
农家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兼并战争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百家学说也慢慢的由百花齐放向一枝独秀的方向发展。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遵从法家思想,提倡依法治国,对于其他学派多加打压,甚至还推动了"焚书坑儒"政策的出台,思想界一度万马齐喑。
秦朝灭亡之后,农家更是进一步衰弱,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农家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据《汉书》当中记载称:《汉书·叙传下》:" 刘向 司籍,九流以别。"而农家被称之为九流之末。
由此可见,农家在汉朝时期失去了学术思想地位,草草灭亡。为何农家会由繁荣昌盛迅速的走向灭亡,其背后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三:为何显赫一时的农家会走向灭亡
1:农家的思想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法家、儒家为何能够得到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青睐,甚至成为官方的学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政治主张对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有着莫大的帮助。
秦国用法家然后能够凭借一隅之地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够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汉初重用道家思想,然后可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称:"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皆读《老子》,尊其术"因此可以得知学派的兴盛与否关键在于是否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反观农家学派,除了强调重农抑商之外,还强调要顺民心,忠爱民,对于具有极其剥削性质的古代统治者而已,显然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