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戡绥,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古语有"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
但在中国二千多年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王朝中,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中特别不讨现代人喜欢的一个朝代,也就是辽宋之际的金国,金国是由女真族人建立的政权。
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州族。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跋”(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 (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在女真政权尚未建立的阶段,生活分散的女真族人纷纷选择向当时统一北方的辽国俯首称臣,公元1115年,在完颜阿骨打的军事征服下,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并且建立了属于女真族自己的政权号称“金国”,完颜阿骨打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金太祖。
金国政权刚刚建立就集结了当时中国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展开了对辽国也就是契丹政权的疯狂反扑,在灭辽的过程中,金政权通过和北宋缔结军事盟约,从南北两面对辽国发起猛烈的攻击,最后终于推翻了契丹政权,实现了女真族对于中国北方的统一。
而当时的北宋政权决策者脑子可能是被驴踢了,才可能会答应联合金国共同对付辽国,在辽国灭亡之后没有多久,金国就以燕云十六州的张觉事件为借口撕碎了宋金之间的军事盟约,悍然向北宋发起军事攻击,最后的结果相比不用我多说,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每一个汉人心中的痛,而经此一役,北宋政权又被赶到了南方偏安一隅,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都成为了金国的疆域版图。
而女真政权的覆灭当属于后来在蒙古崛起的成吉思汗了,在蒙古铁骑的攻击下,金政权彻底走向了覆灭,但这并不代表女真族彻底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明朝时期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为了统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女真人,还设置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女真人也有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分,“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只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元朝文献中的女真族,有女直、水达达、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等别称。蒙古语中称女真为阿勒坛,谓金帝阿勒坛汗,它本是全体女真人的族称。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明朝中后期中原人称之为鞑靼、鞑虏、北虏等,其军队被称为虏兵。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女真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的名称正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