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俊:唯物史观是学习“四史”的关键

2020-09-22 07:12:00 作者: 周书俊:唯物

摘要:当下,我们正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既有交叉,又各自成史。如何学好“四史”,领会和把握“四史”,用“史”说话,用“史”观今,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才能正确领会和把握“四史”,才能更好地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唯物史观是学习理解“四史”的根本方法。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们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并且是必须坚持的。但是,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和单纯。单纯的单个孤立的历史事件往往并不能正确反映历史事实,更不能正确反映历史规律。如果只是强调个别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往往就会导致事件的片面化、碎片化,从而脱离客观实际而不再是“客观事实”,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

因此,我们在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事件问题上,就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既要尊重每一个历史事件,又要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找出决定历史发展进程并带有规律性的历史事实。这样就使我们既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历史事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个别的历史事件采取具体的、历史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使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历史发展的进程客观地、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反对那种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历史局限性的各种唯心史观和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将个别历史事件夸大为历史事实,甚至上升到历史规律。

客观存在是如何成为感觉经验对象的,而感觉经验又如何上升到理性思维并形成知识,这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是通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外在的客观存在如何变成感觉和思维对象,这个对象与客观存在是什么关系;第二,思维的对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如何保证思维中的“客观性”。我们说,经验论并不一定导致唯物主义,而唯理论也不一定形成必然的知识。经验论囿于感觉经验,把个别经验、偶然事件、客观事件按照所希望的设想加以验证,其结果常常陷入到最荒唐的迷信之中,陷入到各种神秘主义之中。

而唯理性囿于理性,以理性的清楚明白为根据,甚至借口以某种所谓的“客观效力”对主观加以限制,从形式上摆脱主观主义,但是这种所谓的“客观效力”已经远离了客观事实,同样会陷入到神秘主义之中,陷入到信仰主义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与主观主义相对应的客观主义出现了。必须明确,客观主义虽然与主观主义相对应,但是,客观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客观主义是打着“客观”的旗号,实际上却不是按照“客观事实”来对待客观对象,而是按照主观目的性有选择地对待“客观存在”。客观主义所谓的客观,只是借口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而主观地将其夸大或缩小,从而陷入到主观主义的泥潭之中。因此,我们既反对主观主义,也反对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往往只抓住客观事件的客观,而不去深入地了解这种客观事件发生的条件和背后的原因,不去了解这种历史事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不承认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只是囿于“客观”,并将此“客观”主观地不切实际地夸大,从而陷入到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泥坑。针对俄国民粹派对小生产的赞美而不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才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列宁指出:“客观主义者谈论现有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唯物主义者则是确切地肯定现有社会经济形态和它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客观主义者证明现有一系列事实的必然性时,总是有站到为这些事实辩护的立场上去的危险;唯物主义者则是揭露阶级矛盾,从而确定自己的立场。客观主义者谈论‘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唯物主义者则是谈论那个‘支配’当前经济制度、促使其他阶级进行种种反抗的阶级。可见一方面,唯物主义者贯彻自己的客观主义,比客观主义者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他不仅指出过程的必然性,并且阐明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提供这一过程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样的阶级决定这种必然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历史意义。

历史是时间的持续性,历史是在时间中,历史事件是历史上发生的左右历史进程的客观存在,历史事件是由历史人物去完成的。历史离不开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任何历史事件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都具有历史局限性。人们看待历史事件同样也具有历史局限性,也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事件是历史长河中的点、线、面,依靠时间将其变成持续性。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但是,历史事件所记下的东西随着历史的不断延伸必然会越来越微弱,但是所保留下来的历史事件又势必会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由历史事件构成的,但是历史事件并不代表历史事实,更不同于历史规律。历史事件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对人类历史产生较大影响的由历史人物发动的事件,它促进或阻碍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事实上,这种作用大小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凡历史事件皆起作用,恩格斯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证明了这一点。历史是人活动的历史,无论这种活动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事件构成了历史过程,但是历史过程并不是历史事件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历史事件的堆积。就某一历史事件来说,由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不同,所研究的对象相异,人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记录下来。人们对历史事件是加以选择的,总是将那些重大的、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事件记录下来,保存起来,以史明鉴,启迪后人,以免重蹈覆辙。因此,历史事件本身与历史记载的历史事件也并不完全一致。凡是那种强调绝对无误地、全部地、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的人本身就不具有客观性,因为历史事件不可能绝对无误地、全部地、客观地记录下来的,它要受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本身的所处条件的制约以及人的历史局限性的制约,在阶级社会里还会受到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制约和记载者本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具有历史局限性,都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但是这并妨碍历史事件的“客观性”,我们既不能因为历史事件具有主观选择性就否定它的客观性,也不能因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而否定它的主观性。当然,篡改历史的也有,主观地、人为地记录历史事件也比比皆是,如何区分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篡改后的历史,这既需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也需要具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从而到真正的历史事件本身中去寻找答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