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传教士手绘的宁波冰厂草图(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1883年《浙江省宁波府城图》里的甬江岸三官堂街
双街和半边街老地图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宁波江东发生一起恶性诈骗案件,有骗子把江东甬江边数百家冰厂里的冰偷偷溶化,造成甬江堤岸坍塌假象,然后以修理名义强行向冰厂主人摊派费用,引起众怒,被众人告到宁波道台。
记录这则诈骗案件的是上海《申报》,《申报》原名《申江新报》,创刊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由于近代旅沪宁波人士众多,《申报》一直重视对宁波时事的报道,创办不久就在宁波设立访员。这则诈骗案稿件,应该就是宁波访员作品,原文如下:
江东三官堂至梅墟一带有冰厂数百家,近有刁猾之徒或将溶入田中之水潜放江中,或将已成之冰纵火戽化,又捏称沿江堤塘坍塌,勒派田捐,以资修理。厂户恶之,纷纷赴道辕控告。吴观察札委杨分府于三月二十五日亲临査勘,未知若何办理也。
徐雪英
一
宁波滨海,有大量的海鲜产品,在没有冰箱冷库的年代,先民们怎么给海产品保鲜呢?《申报》的上述新闻在揭露晚清骗术的同时,还保留了清代宁波制冰业的诸多线索。
人类对冰的利用可追溯到久远年代。《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句。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铜冰鉴,则用实物证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人已在用天然冰冷藏食物了。
江浙一带先民用天然冰冷藏食物的历史也很早。《吴越春秋》记,“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室于冰厨”。宋代,沿海地区已开始用冰为鱼保鲜。南宋诗人范成大还专门在《吴郡志》里评价此事:“二十年来,沿海大家始藏冰,悉以冰养,鱼遂不败。然与自鲜好者,味终不及。以有冰故,遂贩至江东金陵以西,此亦古之所未闻也。”
元朝,先民们已用装有大量冰块的冰鲜船,冷藏捕捞到的鱼类,延长海鲜存放时间。明代,冰的利用更具规模。为了保证运送到宫廷的瓜果蔬菜新鲜不腐,明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了大量冰库,供漕运船及时添换冰块。宁波境内也建有不少冰厂,据明代军事家郑若曾《江南经略》记,宁波黄市洋一带,当时已有“冰荫”四五座,专为渔船供应冰块。
清代,随着冰业经营权的开放,民间制冰业获得飞速发展,尤其在捕捞业发达地区。作为渔业重地,宁波民间制冰业同样发展迅猛,《申报》的新闻便是明证之一。
二
那么,数百家冰厂,为什么会集中到甬江岸三官堂街到梅墟一带呢?这应该和三江口渔港有着密切联系。
三江口为宁波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之处,甬江为其出海航道。旧时的甬江水深流稳,航道常年变化少,3000吨的大船可随时出入。在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优势,三江口很早就成为宁波重要港埠。明清时期受“海禁”“迁界”等闭关政策影响,三江口港埠更是成为全国内贸中转集散重地,同时也是浙东鱼鲜贩聚要地,史称“宁波渔港”。
《宁波市志》记,1821年至1850年(清道光年间),舟山渔民捕获的鱼鲜就近运销宁波,城区三江口一带渔船齐集。为此,三江口一带还有专门街道从事鱼鲜交易,如经营新鲜鱼鲜的半边街、经营咸干海鲜的双街等。
作为海产品的主要保鲜工具,天然冰在三江口港埠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鄞县通志》记,“甬江渔船,当渔汛期至,由奉化江扬帆而来,经过东乡梅墟江滨,必购冰贮舱下,使船载重,始可浮海。及在定海洋面渔获而归,将贩之甬上之鱼行也,又经过其他地,则再冲冰,使鱼味鲜美,且可以持久”。所以,甬江岸数百里的冰厂群,是傍港而诞,应市而生。
三
那冰厂长什么模样?豪华版,简易版?答案是后者。
“厂”字繁体作“廠”, 从广从敞。“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敞”表示敞露无遮挡。本指没有墙壁或只有一面墙壁的房屋,如用茅草竹木搭成的棚舍等;后引申为有较大的房屋供人们从事生产或加工的场所等。宁波老地名中的“厂”多取本义,甬江岸的冰厂就是指用稻草搭建起来的简易制冰工棚。
可稻草搭建的工棚能存冰吗?尤其是夏天,气温那么高,里面存放的冰块不会融化吗?
2001年,上海展示了一种新颖的稻草楼房,该楼房墙体不用一砖一木,全由经现代工艺压制而成的稻草墙堆砌而成。参观者发现,稻草楼房很神奇,能自动调节室温,冬暖夏凉。专家解释,稻草墙体犹如厚被子,能较好阻止内外热量流导,冬天隔绝热量散失,夏天阻挡冷气跑溜,从而达到保持相对低温的目的。因此,作为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稻草在近些年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目光。
这样看来,用稻草工棚贮存冰块,还真是简单易行的好办法。1843年,有位英国传教士来到宁波,看到甬江岸绵延不绝的草冰厂群后十分惊叹,专门手绘冰厂图给他英国的学者朋友研究参考。
1880年德国柏林举办国际渔业博览会,宁波代表中国参赛。上海《申报》报道,为本次比赛,宁波政府精心准备了浙海图及各种渔业物什,光鱼类就准备了二百多种,鸟类五十种。另有网、渔人草房、渔船大模、冰厂模型、煮盐场模型等。
虽然去参赛的冰厂模型已无记录,但后人还是能从地方文献、英国传教士的绘图及老照片中,一窥它的真容。
《鄞县通志》记,晚秋收获后,灌田以水,支木建厂,茨草其上,掘地为洼,用以贮冰。
十月以后,天寒凝冰,早晨二三时,乘月光,将田所结冰藏至厂中,至翌年春间,冰期始断,乃扃门待售于冰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