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四种考虑,一个人就不会迷失自我,从容走自己的路

2020-09-24 23:42:44 作者: 有了这四种考

现代人的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大,种种不如意的事袭来,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下焦虑、抑郁患者激增,似乎也在向人们传递保持健全身心的重要性。

古人讲“安身立命”,安身的同时也包括安心,因为身心一体,是不能分开的,人的存在是身体与心灵的结合。立命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天命,找回原始的生命觉知,不能在世间的欲望中迷失自我。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每个人就像是恒河一粒,虽然不能左右大局,却可以决定自己的心境和意志,这固然很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做到,却也不是远在天边的空中楼阁,只要功夫到了,修为到了,一切水到渠成,养得一方喜悦之心境,任它沧海横流,自有一番从容。

如何安下身心,找回自我的价值呢,当然有其路径可循。古人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德业长进的过程,是一个人超越兽性达到神性的必选之路。《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人生的起点,儒家强调一个人德性的修为,孔子认为一个君子之人应该专注于德性的臻于至善,不要想着荣华富贵等一己之私利,这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

孔子对弟子说,他有四种忧虑,透过这四种忧虑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在何处,发现他生命的取向。谈到“圣人之忧”,不妨把原文兹录如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第一种忧虑,是德之不修。

第二种忧虑,是学之不讲。

第三种忧虑,是闻义不能徙。

第四种忧虑,不善不能改。

四种忧虑,都是关系人生修身、成长之方面,无一处言及个人之成败得失之私利。

德之不修

先秦是一个德性色彩很重的时代,社会治理,要以德治国,个人成长,要修身为本,人与人的关系往来,要以礼节之。礼乐文明的核心是德治,德治的核心是人性的自觉,如何达到人人自觉,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修德。

一个人不修德,就不明事理,缺少涵养道德,走入社会就难以立足,孔子忧虑一个人“德之不修”,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是时代对个人成长的的需要,可以说,不修德就无以成人。

学之不讲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信代表价值信条,行代表礼节操守,文就是知识技能。这里的学,指的是学问与技能。

孔子的私学要求“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了知识技能后,要找到平台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之效。“学之不讲”之“讲”指的是讲习,也有实践之义。

一个人学了知识技能之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安身立命,如果学了之后不去实践运用,不去体现自我价值,学了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弟子不能知行合一的去践行所学,是孔子深以为忧的地方。

闻义不能徙

儒家强调独立人格,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是什么,是道,为了维护人间的道义,士人是可以献出生命的,这是一份儒者的担当,是士人的使命。

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如果见到不公之事,不敢挺身而出,是懦弱无勇的表现。弟子们见到别人的义举,却不能去追随,也是孔子所忧虑的。

不善不能改

何为善?善是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体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善心、善行。

物有好坏,人有善恶,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不同,导致在对真善美的认知上,也有区别。有些人天生就内心光明充满慈爱之心,终生奉行“以人为善,取人为善”的信条,有些人却缺少善的自觉,一切以利为第一原则,不顾及他人的安危得失,这类人也是广为存在的。

俗语言:“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坏,而是明明知道是作恶却不能反躬自省,痛改前非。这也是孔子深以为忧的一种人。

这四种忧虑,从修德到讲学,从不义到不善,除了讲学一事强调学以致用,其余三方面都有关德性修为,可见孔子的私学侧重在知与行,是知行合一的生命之学。

注意力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有了这四种忧虑,一个人就真正做到了“安身立命”,从此不再为外界的纷繁所困扰,心无旁骛从容走属于自己的路,那些什么焦虑、郁闷等心理疾病,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

心的所在之处,最见本性、见境界,也能由此看出原始儒家的生命气象与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