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生前谁也奈何不了谁,死后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了?

2020-09-26 10:16:14 作者: 司马懿和诸葛

解答:

诸葛亮和司马懿生前是对冤家,冤家路窄,谁也奈何不了谁,斗得不亦乐乎,精彩绝伦,让人拍案叫好。

但是没多久,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在了五丈原。世上再也没有棋逢对手的对决。所以,延续两人的风格,又安排了一场死后的对决。

也就是谁的陵墓最先被人找到。

当时,世人揭起一股薄葬之风。在厚葬流传久远成了固定丧葬模式下,这无疑是不被人理解的,不被支持的。

所以,这也给两人的对决增添了几抹神秘色彩。

作为枭雄,曹操率先吃螃蟹。他留下遗命,《三国志》记载:

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穿着平常的衣服下葬,不要什么贵重珠宝字画老古董的陪伴,陵墓不堆积封土,不种树木。一切从简,如同普通人。

后来人们演义三国,曹操让人抬七十二口棺材从四个城门风光热闹地出去,往不同的方向下葬,如此设下七十二疑冢。另外还有一口,之内就是曹操。

曹操不缺珠宝财物,孙殿英为了军费掘慈溪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东汉末年,手底下养几个人不容易,曹操为此设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专门掘墓筹措军费。

另外,曹操仇人多。忌讳人求财,忌讳仇人报仇,所以,薄葬。不想死后被人惦记上,破坏自己的万年休眠。

司马懿通隐忍之术,凭借惊人的长寿,熬死一切对手。为纷争的三国画上句号。临终之前,效仿曹操,叮嘱:

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比起曹操,司马懿多了一项,不和遗孀一起合葬。也就是单独的沉睡。更甚者,不准许子孙后人前来祭奠。为了墓地的隐秘性,司马懿无所不用其极,机关算尽。

一厢情愿总是好,最终司马懿被惊醒出一身的冷汗。一千多年后,某天某老农拿着自家的锄头,胳膊肘使劲,一锄掘到地下,锄头碰到一块硬东西。抛开一看,原来是块石碑。老农不识字,但知道石碑不同寻常,忙上报。经过研究确定,这就是司马懿的陵墓。

所以,时人就笑话司马懿,千算万算算漏了老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是失败在老农的锄头下。

诸葛亮呢?技高一筹。

诸葛亮弥留之际遗书嘱托刘禅一切从简,让四个人将他抬往南方,绳子断的地方,就将他下葬。刘禅这样做了,四个人也早早的回来复命领赏。刘禅发现,不对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审问才知道,四个人偷了懒,走了两天,精疲力竭,草草了事。刘禅一怒之下,杀了他们。从此再没有人知道诸葛亮藏在哪里。

另外一个故事版本说是五个人。一个厨师,四个抬棺匠。一起下葬诸葛亮,事情完成后一起寡分遗产。只有四份……抬棺匠组成一伙,除掉厨师。厨师又想一个人得财产。最后,五个人死了。

结局:诸葛亮赢,司马懿输了。yy着,所以时人都意犹未尽地笑了。都说:“我就说嘛,诸葛亮是胜出的,要不是诸葛亮劳累过度,司马懿早就输了。”

实际上,在《三国志》里记载,诸葛亮留下遗嘱: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草盛成林,无人找到墓地,这就是薄葬的精髓之处。这不为人理解,加上传奇的故事,所以才有一番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