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帝王谋略:投胎是门技术活,朕只是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2020-09-26 13:24:17 作者: 被忽视的帝王

从东汉开始,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甚至连中央朝廷都难以对抗。等到了三国时代,北方的曹魏政权通过实行“九品中正制”,更是从制度层面保障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政治僵局!继承了曹魏政权衣钵的西晋政权,对世家大族更加宽容,同时司马家族为了巩固权力,竟然疯狂的册封同姓诸侯王,使得西晋政权更加混乱,普通人的上升通道被堵得死死的.......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羊祜的满清热血被晋武帝束之高阁",西晋名将、镇南大将军羊祜敏锐的觉察到,彼时横亘在长江对面的的东吴政权,就像是一座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只需要轻轻一吹,就能够轻易的让东吴政权灰飞烟灭,于是羊祜赶紧向晋武帝司马炎提出立即讨伐孙吴政权的建议,但是此时的司马炎也是焦头烂额,对于羊祜的建议,司马炎选择了置之不理,天上掉下来这样一个剿灭孙吴政权的绝佳机会,就这样被司马炎给白白浪费了,着实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统一是历史的大趋势,绝不是是贾充这类的蝼蚁所能够阻止的,虽然由于司马炎的迟疑又让孙吴政权苟延残喘了几年,但是贪婪、残暴的吴主孙皓,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已经占尽天时地利的西晋一个神助攻……

吴主孙皓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是一代明君的典范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公元264年,孙皓登基称帝,成为了东吴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孙皓在继位之初的表现,把所有的颂美之词都用在孙皓身上也不足为过,像什么,英明神武、励精图治,整饬纲纪,勤政爱民,节俭爱民……这可绝不是在挖苦孙皓,这真的就是孙皓在继位之初给东吴老百姓的印象。孙皓在登基之后,一改孙权执政后期那种残暴嗜杀、尔虞我诈的朝廷风气,注重与民休养生息,提倡轻徭薄赋,广开粮仓、赈济灾民,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孙皓就是一代明君的典范、就是东吴的救世主,东吴的臣子们那是真的高兴坏了,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可以专心致志的干正事了。

吴主孙皓残暴不仁,沉溺酒色,使得东吴政权江河日下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东吴臣民还沉浸在"救世主"降临的喜悦中时,当时还被东吴臣民捧的高高在上的孙皓却迅速黑化,孙皓在执政后期,沉溺酒色,残暴不仁,动不动就挖人眼睛、剥人皮的,这样每天都和参加鸿门宴似的,心脏再好也受不了啊!另外孙皓还大肆修建公室,赋税日益加重,与孙权时期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东吴百姓苦不堪言,老百姓的生活也迅速从天堂坠入地狱,孙皓的前后对比让东吴臣民大跌眼镜,东吴朝廷奸佞当道,政治环境迅速堕落,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孙皓残暴不仁,与百姓离心离德,这等于也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同时也为西晋灭吴提供了可趁之机。

晋武帝雄才大略,吞并东吴,重新统一全国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晋武帝终于决定下定决心个讨伐东吴"此时的西晋朝堂内部也是暗流涌动,在是否出兵东吴的问题上,主战派和反对派进行了激烈交锋,以贾充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东吴虽然国力有所衰弱,但是现在仍然十分强大,而且还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此时并不是进攻东吴的最佳时机。而以张华为代表的主战派则认为,孙皓执政残暴不仁,在国内尽失人心,此时的东吴就像是一个破房子,都不需要用脚踹,一吹就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司马炎也是左右为难,始终下不了与东吴一战的决心,最终找了个"天气转凉,不适合作战"的借口,让群臣明年开春再议是否讨伐东吴。这不就是在和稀泥嘛!看着摇摆不定的司马炎,有些人坐不住了,益州刺史王濬、荆州都督杜预、重臣张华对司马炎展开了车轮战,一个说完了就换另一个接着说,进行轮番轰炸,就不信你司马炎不服。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王濬、杜预、张华三人的不断洗脑,司马炎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攻打东吴!

强盛时期的西晋政权,地域广阔,军事力量十分强大

"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司马炎灭吴路线从东往西大体是这样瑟的:琅琊王司马伷从下邳出发,安东将军王浑从寿春出发,建威将军王戎从项城出发,平南将军胡奋从江夏出发,镇南大将军杜预从襄阳出发,龙骧将军王濬与广武将军唐彬从巴蜀地区出发,贾充为名义上的总指挥,总共六路大军,共计二十余万大军,水陆并举,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军。本来听说要和晋军干仗,东吴的军队就有点不太自信,自己平时吓唬吓唬百姓还行,真的要和晋军开干,光是想想就有点心虚,等到真的看到晋军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东吴的军队算是彻底的服软了,晋军基本上没有打什么硬仗,东吴将士基本上是望风而降,西晋从公元279年11月开始发动灭吴之战,截止到公元280年3月就基本结束了战争,战争结束的算是飞快了。灭吴之战有点像重量级拳击手和轻量级拳击手之间的较量,战争结果基本上是毫无悬念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司马炎所体现的指挥艺术堪称经典,我们有必要仔细讲讲。

西晋派遣六路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