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英雄出在乱世,乱世成就英雄。越是风雨飘摇、山雨欲来的日子,越是历练人,而经过了大风大浪的洗礼之后,出众的人也会越发的出众。隋末时期,战乱不断,各自为政的部队也是互有纷争,而杜伏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并且靠着过人的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勇敢带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想要在战争频繁的年代生存下来,没有足够的狠劲是不行的,而光靠狠没有智慧也会摔跟头。当生活难以为继,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入军队,通过在刀尖上舔血,来赚命。畏首畏尾的人,不能在前方冲锋陷阵,也是没有人能够服气的。而所有知名的军队,莫不是靠硬打硬拼闯出来的。杜伏威的初衷
山东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早就有山东自古出豪士之说。而杜伏威就是在这样一个英雄的地界出生的。祖籍齐州章丘的杜伏威出身穷苦,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长大后也没有什么正经的营生做,但是杜伏威的身上有一种豪气云天的大气,一点都没有出身贫寒的小家子气。
在杜伏威十六岁那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但是战乱频发,民不聊生,本就没有正经营生做的杜伏威更是饥一顿饱一顿,几乎吃不上饭。然而,老年爷也跟着凑热闹,不是发大水,粮田绝收,就是干旱,颗粒无收,而人们没有粮食吃,就会带来各种不安定的因素,饿急眼了的杜伏威也是立刻揭竿而起。
天灾人祸频频来袭,此时的山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隋炀帝更是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继续不断的强迫百姓参军,壮大军事力量,同时还强迫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为军队送补给,而且而有甚者,为了造船,驱使海边的人常年站在水里干活,很多百姓都把腰泡溃烂了。
天气不给力,政府还如此强取豪夺,人们难以生存,为了寻求出路,很多人纷纷跑到山上做起了强盗。杜伏威虽然只有16岁,但是每次有任务,他总是冲锋在最前面,而且异常勇猛,很快便在队伍中赢得了威信,也因为性格仁义大气,被一众强盗推举为老大。
杜伏威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不光豪气干云,冲锋在前,而且特别会笼络人心,也十分有自己的想法,为人也很有头脑。放眼当时的山东大地,一片萧条和满目的疮痍,而且烽火几乎已经烧遍了每一寸土地。看明白了当时的形势,他也想做出点什么,但是碍于力量弱小,只好想着投奔一个大的部队。日益强大的军队
对付农民起义的方法不是招安就是剿灭,而当时的隋朝,已经是朝不保夕,但是还是选择了出兵去招安各路农民起义。但是当时的民愤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民众和朝廷势如水火,如果选择了接受朝廷的招安,那么饥饿的山东百姓,必然会同仇敌忾。
杜伏威好不容易拉起了自己的军队,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为了自保,他选择了投奔左君行。当时左君行的势力已经初具规模,比起小打小闹的杜伏威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而当杜伏威去求见左君行,左君行并没有瞧得上年轻气盛,嘴上无毛的杜伏威,态度也十分傲慢,让杜伏威加入的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在左君行的队伍里,杜伏威并没有呆的太久,因为是外来人员,很受排挤,但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然而杜伏威这支队伍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气,本来当强盗是为了过的开心,现在过的不开心就选择离开吧,没有和左君行打招呼,杜伏威带领原来的人马向淮河流域出发,而这一路,杜伏威的势力逐渐壮大。
要说杜伏威的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当他率众一路南行,并没有遇见打击他的势力,就连隋朝的军队也不敢出来阻拦,就这样一路走一路靠实力来收服各路小股的强盗和土匪。很快,直到从山东腹地进入今江苏省腹地,杜伏威的队伍越来越大,一路浩浩荡荡,实力越来越不可小觎。
很快,杜伏威的名气越来越大,而终于发展到让隋朝官兵不可忽视的程度,按照杜伏威壮大的形势发展下去,必然会成为隋朝的心腹大患,如果义军南下就会对隋朝腹地江东构成威胁威胁,如此一来,隋炀帝的地位就要受到挑战,这是任何时代都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于是,校尉宋颢在江都留守的授意下率军进击杜伏威,当时的隋朝已经没落,军队也都是散兵游勇。而宋颢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但是身上却有着不可一世的骄傲,并没有看得起杜伏威,觉得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然而正是这样的骄傲情绪,害了宋颢。
此时的杜伏威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弱小的杜伏威了,一路走来,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遭遇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经验都非常丰富,在与宋颢的遭遇战中,杜伏威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设计打败了宋颢,宋颢阵亡。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让杜伏威在朝廷挂了号,也让其他的部队渐渐眼红。受挫
在隋朝军队手中从来没有吃过亏的杜伏威,却在兄弟的手中吃了大亏。大业十一年,杜伏威南下两年后,与同样来自山东李子通率领的以军相遇,本以为同样的经历和出身,两人能够互相扶持,惺惺相惜,但是杜伏威
杜伏威性格粗爽质朴,简单粗暴,而李子通与杜伏威风格迥异,颇有义气和傲骨,不仅对待士兵很讲义气,而且从不滥杀无辜,也十分洁身自好,将身边的士兵管理的十分严格,从不欺负百姓,也因此很多人奔着李子通的名声来投奔他,他的这支队伍,短短的时间,并聚集了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