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说刘备在徐州叛乱后为什么感到“恐惧”?

2020-09-28 23:36:55 作者: 曹操听说刘备

上期节目我们谈到了官渡之战前,刘备和曹操各自对对方一次巨大的误判,刘备认为曹操主动与袁绍开战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自己又困于许昌,很可能陪葬,这才倒向董承密谋集团,寻求一条退路。

而曹操则认为刘备愿意领兵与袁术、袁谭开战,是与袁氏家族主动划清界限,在即将到来的黄河南北的大对决中,站在自己一边,这才容许刘备与臧霸、昌豨等割据势力一样,半自立于徐州、豫州之间。

然而,“衣带诏”事发,曹操连怀着孕的“董贵人”都杀掉了,刘备这个参与者,绝不可能幸免,但是,谁去打刘备,就是另一个选择。

当刘岱、王忠战败后,曹操却因为“恐惧”而亲自带兵出征,真的是害怕刘备坐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刘备占据沛国、下邳叛乱后,东海郡的昌霸,也就是昌豨立刻起兵,又有诸多郡县响应,刘备拼凑起了数万人的大军,看似声势浩大,但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根本都没当真。

《三国志·武帝纪》中原文说: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翻译过来就是,曹操即将亲征刘备,诸将都说,和你争天下的大敌是袁绍,现在袁绍正要杀来,你奔东面去了,被他抄袭后路,咋办?

曹操回答说,刘备那是人杰啊,现在不打他,后患无穷,袁绍这人虽然有大志,决策却总慢一拍,肯定不会趁机打来。

这段话,听起来重视刘备吧?

其实,听话听音儿,必为后患里有个“后”字,也就是说,曹操根本没觉得此时的刘备能给自己什么损伤,养肥了,养大了,或许是一个对手,现在,就一盘菜,正好袁绍现在也没发兵,自己先把刘备这个脓包挤了。

言下之意,搂草打兔子。

而刘备这边呢?

《魏书》中记载说: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翻译过来就是,刘备之前一直说,曹操刚和袁绍大军接触上,肯定被黏住了,来不了,而侦查骑兵跑过来告诉他,曹公亲自来了, 刘备吓了一跳,还不敢信,自己带着几十个骑兵亲自去侦查,看到曹操的旗帜,直接抛下军队跑了。

刘备的反应是“动如脱兔”,比兔子跑得还快。

更重要的是,曹操在这一路上还顺道击破了东海郡的昌霸势力,完成了对青徐之地的镇压。

屈指一算,曹操建安五年正月从官渡出兵,席卷沛国、彭城、下邳、东海四郡,没到二月就回归官渡,去掉行军的时间,可以说,一路上就没打过仗,是真正的望风披靡。

不过,这些都是面上的故事,真正重要的信息,依旧藏在字缝里。

那就是史书中记载,曹操击破刘备后,生擒其将夏侯博,又尽收其众,原话是:虏先主妻子。

也就是连刘备的部下和老婆、孩子都接收了,跟着进兵下邳,擒降关羽。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刘备迎战曹操的地方是在沛国,并不在徐州,他的老婆、孩子也在沛国,在他弃军逃走后统领大军的,也不是关羽、张飞,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夏侯博。

这也就意味着,《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保嫂嫂投降曹操的故事,完全是杜撰的,因为刘备就没把家小安排在他身边。

顺着这个细节向前再想一步,那就是,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反叛,与占据徐州反叛是一回事吗?

在《三国演义》的信息框架下,这两者就是划等号的,但是,刘备本人的老营在沛国,沛国属于豫州治下,恰恰与他豫州牧的名位相符,而下邳国的地盘,实际上是通过关羽来占据的,之前的节目提到过,在吕布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回防小沛时,刘备命令关羽“守下邳”,这条记载,看起来就非常诡异,败军之将、附属势力反倒任命起老大吕布治所的守将了。

其实看官职升降,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刘备杀车胄反叛后,对关羽的任命,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三国志·关羽传》和《华阳国志·先主志》中说的:行下邳太守事。

另一个是《魏书》中说的:以羽领徐州。

这俩职务是有区别的,“领徐州”是“徐州牧”或“徐州刺史”的称呼,而“行下邳太守事”,则是代理“下邳太守”的意思。

州牧、刺史为中央派出的“执政使者”,而太守、国相则是中央任命的“地方大员”,约等于明朝巡抚与行省布政使的区别。

如果记载都没错,那么,刘备是提拔关羽,州、郡一把抓,既当徐州刺史,也当下邳国相,而又领、又行,说明关羽的本官应该为武职将军。

之所以说应该,因为关羽在随刘备入许昌时没有记录官职,而素来与他并驾齐驱的张飞则被任命为中郎将,比二千石的武官,属于和平状态下一般武官能获得的最高官职,则关羽职位应不低于中郎将。

两年后,关羽被曹操擒获投降,回许昌之后,作为降将自然无所谓功劳,却被拜为偏将军,这是二千石的杂号将军,也从侧面说明了,在这之前,他的名位已经达到了二千石级别。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在建安五年正月的反叛,是以豫州沛国为中心,以关羽的下邳相为羽翼,并不是什么“占徐州”的割据之举,而是一场大范围的“进攻”。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间的玄机又有哪些呢?

答案究竟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