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在各种惨烈的战争和政治中,脱颖而出,史称战国七雄。虽然前期还有宋、卫、中山等国,但说到统一天下,论资源、论实力,也只有这七雄才能担当。
在达到一种微妙平衡后,除了秦国,还有哪些国家有统一的可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赵国
春秋时期,晋国有三宝,第一宝:北方有适合养马的大片原野,后来三家分晋,之后归了赵国。有了大量的马匹,再加上后来赵武灵王的改革,赵国武力顿时强盛,相继灭中山、破林胡、楼烦等地,向北拓展疆域千里。在赵国的带动下,大家的打仗方式也变了。赵国成为秦国统一初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后来北周的李渊,从太原起兵,统一全国,建立唐朝,证明赵国是有地理之胜的。
赵国铁骑
魏国
晋国第二宝,是中部的河东盐池,后来归了魏国。在古代,盐池稀缺,食盐不仅是重要的财政来源,更是一国的战略资源,可以轻易控制对他国食盐的供给。魏国最初因为得到晋国最好的地方,在七国中实力最强。但到了魏惠王时期,因为显露出统一三晋的意图,从而引起三晋不和,这第一步就失败了。而它又跟劲敌秦国接壤,后来迁都大梁,被各种夹击,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里,南辱于楚,从此一蹶不振。
魏武卒
魏国的另一大失败还在于留不住人才。范睢、信陵君本是魏国人,商鞅、吴起、孙膑等都是希望留在魏国的外国人才,却因为糟糕的国内政治而出走。魏国的衰落,让人惋惜。不过后来的曹操,从魏国故地崛起,算是走完了魏惠王未竟的事业。
韩国
晋国第三宝,是南方伏牛山下的兵器库,归了韩国。一般认为,韩国在七雄中实力最弱,韩国虽然依山傍水,有一定的地利条件,但最倒霉的就是四周都是虎狼之国,领土和魏、秦交织在一起。南边因为早前吞掉郑国,直接和楚国接壤。实力悬殊,又被群雄包围,结果第一个被灭掉。
燕国
燕国在春秋时没有什么存在感,像是齐国的小弟。战国时各家纷纷变法之际,它也无声无息,发展缓慢,被齐国各种欺负,只好依靠隔壁赵魏大哥保护。燕国其实有广阔的辽东腹地,发展空间大,位列七雄,主要靠的是人才。苏秦、乐毅、邹衍都是一时之选,不过后来还是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逃亡后,燕国也没落了。这个地缘板块,要等到唐宋以后,才变得极其重要。
齐国
再说齐国,我们现在都说齐鲁文化,实际上东周时,齐国是受到鲁国文化影响的新兴国家,真实出生可能不太好,是所谓的“东夷”。齐国在地理上比较有优势,一有鲁国挡着楚国的锋芒,二靠大海,有渔盐之利,渐渐压倒鲁国而称霸。在魏国强盛的时候,齐国敢跟魏国干,把它从霸主宝位上拉下来。后来又打燕国,又打楚国,最猛的时候,率领多国部队攻破函谷关,直逼咸阳。太嚣张,把上下左右都打了一圈。
?齐威王
楚国
楚国是存在感很强的大国,野心勃勃800年。春秋时期楚国是超级大国,地盘广大,自称楚王,和周王室对立,中原诸国都很怕他。齐桓公称霸一时,攻楚,也没有成功。后来晋国崛起,打败过楚国,但未伤元气,之后晋楚成为春秋时是最强的两霸。
长期以来楚国都是版图最大的国家,占据了南方半壁江山。可惜楚国由贵族世家把持朝政,国家效率低,靠的是吞食政策。800年来啃下不少版图,却没有能力发动举国战争。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多次重大决策失误,导致楚国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最后是亡国了,但革命火种却还在,最后还是靠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楚人,合力推翻了秦朝。
秦国最后依次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可以说是出于取长补短的合理安排,真正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