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2020-09-30 17:26:34 作者: 唐诗中最经典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起源于古人在秋季对月亮的祭祀,在汉代时人们普遍开始过中秋节,但并没有赏月、团圆的习俗,直到唐朝初年赏月、团圆才逐渐成为过中秋节会做的事,故而我们能看到唐代以前与中秋赏月有关的诗歌并不多,但是到了唐朝,我们就能在《全唐诗》中看到许许多多与中秋节赏月有关的作品,宋朝则是更甚,常常举家出游赏月,热闹程度不比元宵差。

相信很多人都能背出一些唐诗中与中秋赏月有关的诗句吧,譬如:杜甫的“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白居易的“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李涉的“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李白没有中秋赏月的佳作,有的只是望月思乡的《静夜思》?毕竟那会尚未盛行。李白未能中秋赏月,唐诗中中秋的佳作似乎因此少得可怜,就算是前面列举到了的诗人及作品,想必对于诗句,大家也是极其陌生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唐诗中完全就没有中秋赏月的佳作。今天咱们就来读一读唐诗中关于中秋赏月的上乘之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王建,出身寒门,年轻时在幽州参军,成为唐王朝一名边疆将士,在边境生活多年,40岁之后才算是正式进入仕途,成为一名县丞(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后来做到太府丞(掌管农业相关事务的太府寺一名中层官员,主要掌管寺务,管理帐簿)、陕州司马,他工于乐府诗,诗歌内容大多数具有批判意义。

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于某年中秋之夜,那时一群朋友欢饮达旦,而挚友杜郎中(唐朝时期宰相杜元颖,右仆射杜淹六世孙,大理正杜佐之子,王建写这首诗的时候,杜元颖只是郎中)未曾在身边,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杜元颖。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月亮照在聚会的院落的中庭与树上的乌鸦身上,一片洁白的月光,那夜晚的露水打湿了树梢上的桂花,却没有发出半点响声。这是一幅何其凄凉的景致,衬托出王建此时虽在宴饮,心中依旧有种凄凉的感觉。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世间,好像人人都在遥望同一个月亮,但是秋夜的凄凉与思念不知道会落在谁家。王建生活的年代是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给唐朝的百姓带去了极大的伤害,唐王朝长期处于动乱之中,忧愁笼罩着当时的世界。王建的秋月便带着深深的愁思,想要表达的是整个社会的忧愁,感染力也就极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那样的忧愁,王建写得又是那样的含蓄,更暗含他自己在外漂泊的一种心态,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众多人,成为这首诗中千古流传的佳句。

参考资料:《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