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前期搜捕建文,中期宣扬国威,后期完全是交易

2020-10-06 17:30:09 作者: 郑和七次下西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期搜捕建文,中期宣扬国威,后期完全是交易

从永乐到宣德,前后28年,郑和前后七次远航西洋,其真实目的很简单,前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下落,从而使得朱棣放下心病,后来渐渐成为明朝宣扬国威、睦邻保境、肃清海盗、畅通贸易的疏通之道。

1.郑和下西洋最初可能有寻找建文帝下落的可能,但后来逐渐淡化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历来有人坚持建文帝当年逃出京城是可信的,并力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影。其实,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郑和七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八年,耗费大量资金,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专程为寻找一个羸弱的建文帝,实在是难以令人理解的。

其次,郑和第七次远航是在宣德六年,此时江山易主已三代,即便建文帝仍在世,也不会危及到宣德皇帝的统治。所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最后,关于建文帝的真正所在,到今天仍是一个谜,但是,劳师动众倾全国之力,用先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去寻找一个已经失势的皇帝,尤其是到了永乐后期,朱棣的统治日益巩固,而且,郑和下西洋是在建文帝失踪后第四年进行的。这种说法难免牵强了,如果说为了寻找建文帝,也只能是说是在郑和下西洋初期附带的一个任务,至于以后就无从谈起了。

2.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宣扬国威,维持明王朝威服四方的藩属关系

郑和下西洋是基于明成祖朱棣整体的政治目的。下西洋并非孤立的事件,七下西洋是明成祖对治理明帝国理想的体现,这是一种国家力量的显示。

中国负责维护周边国家正常秩序,并通过向藩属国派遣使节主持册封仪式和颁发皇帝诏书来承认这些国王的合法地位。当这些藩属国受到外来侵略时,宗主国要给予援助;当遇到灾难时宗主国要派人去安抚。中国作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宗主国,负有维护这一地区正常秩序的责任。

明帝国已与海外各国建立了藩属关系,作为明帝国的藩属,地位理应平等,而且只有维护这种平等关系才能显出明帝国的宗主地位。明朝要求各国“安分守礼”,就是要各国安于藩属国地位,彼此“比肩而立”,和平共处,共同遵守明政府要他们遵守的“睦邻保境”、“永享太平”的敕谕。

郑和下西洋正面是明成祖及其先父朱元璋所关心的大明帝国的威严,朱棣有心通过重建南海国际秩序来确立明朝的国际形象,不仅如此,还在于宋元时期国力强盛,各国纷纷派使节来觐见。

后来由于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朱元璋奉行将朝贡与贸易挂钩以及海禁的政策,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到朱棣时,只有琉球、占城、真腊、暹罗四国前来朝贡,特别是这一时期海上的不平静,使得朱棣不得不震慑他们,从而重塑明帝国的威严。经过朱棣、郑和等君臣的努力,成祖“锐意通四夷”的政治目的终于达到。

3.郑和下西洋后期有明显的经济目的,即肃清海盗,畅通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肃清海盗,打通海外国家到中国的朝贡道路。以陈祖义为首的海盗集团占据了旧港,他们抢劫往来船只,阻断了贡道,以致“贡使往来苦之”。为了维护明政府朝贡贸易的进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便发兵剿灭了陈祖义的海盗集团。

明初的对外贸易都是以朝贡的形式进行的,许多国家遣使来华贸易都打着朝贡的招牌。海外国家的君主派遣使者前来,献上贡品表达对中国的仰慕,而明成祖给以重重的赏赐。这些贡品实则商品,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货物贸易,朝贡贸易也就变成了明政府与各国的官方贸易。

明代有记载的朝贡国,大多是名义上的朝贡国,而且终明一朝这些国家占到大多数。郑和使团在海外活动有30年左右,而且始终进行着贸易活动。当郑和执行明成祖朱棣外交总目标感到困难时,他转向了发展经济关系以推动政治关系,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经济上的考虑逐渐成为首要因素。

不仅如此,发展同各国间的贸易还出于满足统治阶级需求的目的,即通过发展官方贸易,来满足统治集团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由于当时实行海禁政策民间贸易被禁止,郑和使团恰恰垄断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贸易,而且没有对手与之竞争,所以获利很大,使得特权阶层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回报。

郑和到海外采购的物品中,日用品、香料、药品等占了很大的比重,回国后投放市场也满足了国内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在郑和下西洋时,不仅明政府官员,就连普通布衣都获得了经济回报,经济这一因素,使得它受到各阶层的欢迎。获利,驱动着郑和航海近30年。

概而言之,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有三:

其一,隐秘目的,受朱棣隐秘旨意,搜寻建文帝下落,建文帝出逃海外,朱棣心中始终惴惴不安,便命令郑和泛舟海上,遍寻诸国,以期寻获下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