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指的是谁?

2020-10-07 13:25:33 作者: 楚虽三户,亡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堂堂大秦王朝,为何被弱楚如此叫嚣?“三户”又是谁?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是记载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字里行间,透露着楚国人对大秦王朝的愤恨以及反秦的决心。

势虽弱,却敢于向强权挑战。

仅仅只有8个字,却昭告天下:

楚人不亡大秦誓不休!

气势磅礴之语,引发了多少仁人志士的万丈豪情。

可是,这“三户”,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上就一直被世人众说纷纭:究竟是哪“三户”?

三户之争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强大的大秦王朝。可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分,分久必合。到了秦末,原本强势的国家已经是危机四伏。

酷吏重税,饱受压榨的百姓揭竿而起。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征用一批贫民去渔阳驻守。途中,遇到了倾盆大雨。行程被延误,按秦令,这批贫民将受严惩。

其中的陈胜和吴广,在万般情急之下,索性领导众人杀死了押解的官吏,之后就势起兵,公开反秦。

乱世天下,变革者一呼百应。

随后,项梁也起兵攻秦。项羽手下谋士范增前往拜见项梁。交谈间,范增提到:

秦所灭的六国中,楚国最冤。楚国南公说过:即使整个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都会团结起来,消灭秦国,以报国耻的。

此话让项梁义愤填膺,豪情万丈。于是,他立即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做楚怀王。

范增所提到的楚国南公的原话,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此语一经问世,便流传千古。

不过,后人对“三户”的理解,也是充满了争议。

有人说,“三户”是地名。

《水经注》中也有记载:

三户城位于丹水之北的古商秘,那里有楚人三王之族的庙堂,故名三户。

此处的三户,是指刚刚分封的初级阶段的楚国。此时的楚国,还只不过是一座方圆五十里的小城,城中楚人三大姓氏修建了自己家的宗庙,于是,就用这三大姓氏的宗庙代言了整个楚国。

从现在的地图来看,

三户大概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附近,而丹阳的首都正是三户城。

还有人说,“三户”是指当时楚国的三大氏族。

在《史记》和《春秋》等史料中有记载:

楚国大三姓氏来自楚武王、楚平王和楚昭王,即屈、景、昭三氏族。

三大姓氏中的“屈”姓,世人都不陌生。最知名的代表就是我们所熟悉的

屈原

屈原生于楚国丹阳,其祖先是带领楚国走向强盛的

楚武王

楚国被秦所灭之后,其三大氏族并未随之而没落,而是依然雄霸一方,靠着原本强大的势力,合纵连横,集结起来,在后来的反秦战争中,成为了最核心的人物。

关于三户的第三种说法,是泛指楚国存活下来的人。

楚国尽管被秦所灭,可是,哪怕楚国全国只剩下最后的三户人家,也一定会消灭强秦,以雪国耻。

这种说法最能打动千百年来的爱国或者亡国之人。当一个民族遭遇了水深火热的危难时刻,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自我鼓励,自我打气。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战斗到底!

无论哪个民族,无论何种年代,人类所共有的家国情怀就是:头可断,血可流,国土不能丢!

还有一种关于“三户”的说法,是指

项羽、刘邦和陈胜

三人。

项羽

原本就是楚国人,他称王后也将国家命名为“西楚“。虽然史书上记载他属于魏国人,但其出生地沛郡在地理位置上原本就是楚国境内。

刘邦

的祖先也是魏国人,和项羽一样,他也是名正言顺的楚人。

陈胜

所在的阳城,位于楚国北部地区。

这三位大神级人物,同为楚国人。在之后的灭秦战争中,都是功不可没的领袖人物。:陈胜带领农民军拉开了反秦的序幕,而刘邦和项羽则接手继续完成了整个反秦的任务。

最终,在这三个楚人的联手操作下,秦国灰飞烟灭。

对于世人来说,究竟以上四种说法到底哪个最真实、最正确,其实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这种自强不息、面对豪强不惜舍身救国的豪迈气概。

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引以为荣的骨气,也让一个民族能够历经苦难而气节不变,最终走向自己的辉煌。

为何必须是楚国的三户可以灭秦?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这是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一段话。

这三句话是记录在了《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和《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

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楚国人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响应是多么热烈和积极。

反秦大计在楚国有着如此强大的群众基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