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古城:曾几何时它也号称“国际大都市”,现今依然震撼无比

2020-10-07 16:31:11 作者: 佩特拉古城:

在约旦首都安曼南附近,有一座失落的古城遗址,它就是佩特拉古城,地理位置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

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根据文献的记载,公元前一世纪奈伯特人和阿都马人先后在该城址处建立城池。由于这里的人十分擅长经商,他们将佩特拉的特产品销往叙利亚及埃及地区,赚下大笔财富。经几十年的运营,佩特拉已经成为中东地区的商业之都,其繁荣度足可与罗马比肩。

正是因为佩特拉的财富,引来了贪心的罗马人。

罗马人想要夺走这座城市的一切,于公元106年悍然发动战争。为了不费一兵一卒夺取这座城池,罗马士兵切断了佩特拉城的水源供给。最终,这座城里的奈伯特人不得不屈从于罗马人,沦为罗马帝国的附庸。自此,佩特拉成为罗马的行省。

数百年后,奥斯曼帝国崛起,佩特拉城又落入奥斯曼人手中。

由于这座城池几经战乱,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世人淡忘了佩特拉的历史。随着城中居民不断外迁,这座古城亦逐渐失落。

十九世纪初,瑞士探险家贝克哈特来到约旦探索亚喀巴古道。由于当地人十分排外,所以北河哈特不得不撬装成在外国经商的阿拉伯人,并谎称此行是为了祭拜先知亚伦。最终,贝克哈特终于得以以这个理由混过当地人森严的戒备,踏上了前往石城的路。

在此期间,贝克哈特来到一条充满鹅卵石的裂谷中,沿着这条裂谷抵达了西克峡谷。由于当时这片峡谷已被世人遗忘,所以整条峡谷方圆数里杳无人烟。贝克哈特孤身一人行走在空荡荡的峡谷中,徒步行走了一千五百米后终于柳暗花明。

贝克哈特看到,峡谷的尽头出现一片修建在红色砂岩壁上的建筑。这些建筑就像是镶嵌在岩壁中一样,错落有致且层次分明。从这些建筑的外形来看,颇有希腊艺术风格的气息。由于当时修建这座城池的工匠直接在山壁上开凿了宫殿,所以宫殿的整体外观十分自然,其间夹杂着紫、黄、白三种颜色的石纹,就像是用一大块宝石雕琢而成的一样。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座古代遗迹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当然,除了目所能及的主宫殿以外,在其他山壁上还修建有民宅、寺庙等建筑,这些建筑均与宫殿一样,都是在山壁上直接开凿的。有些房屋的结构十分精巧,有些则略显简陋。这座古城的四周均有岩壁环绕,仅有两处断口成为了这座古城的天然“城门”。贝克哈特不由得赞叹古人的智慧,难怪古代文献称这座城池叫“佩特拉”。在古阿拉伯语中,“佩特拉”的发音就是“开凿过的岩壁”的意思,这个名称简直太符合佩特拉城的构造了。

并且,在遗址山脚下还有一座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古庙建筑——本特宫,也称“女儿宫”。传说当年城市缺乏水源,国王下令如有人能引水入城,愿以公主相许。后有一建筑师从谷外的穆萨村,劈山筑渠,引水入城,国王便将公主下嫁给他,此宫遂改称“女儿宫”。现如今峡谷进口处石壁左边的水槽,即为当年的引水处。

上世纪初,约旦当局派出考古队对这座古城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力求能揭开笼罩在这座古城之上的神秘面纱。

当考古人员研究了这座古城中的石雕和寺庙后,发现这里的建筑融合了希腊、罗马、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等文明的风格,堪称“集百家之大成”。

这座古城的中心是一座大平台,平台的尽头正是当年贝克哈特看到的哈兹纳宫殿。据当地传言,这座宫殿就是古代佩特拉统治者们收藏金银财宝的宝库。

不过,从考古结果来看,这座宫殿更像是一座祭祀场所。

在宫殿的柱子之间,供奉着在岩壁上开凿出来的神灵造像。其中,既有长着翅膀的天使,也有手持武器的卫士。遗憾的是,由于年久失修,这些石雕均已残破不堪。

当然,这处石雕建筑群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毕竟建筑是不会开口说话的。想要了解到隐藏在佩特拉城最深处的秘密,还有待考古人员将这段尘封的历史唤醒。

据参观过这座古城遗迹的朋友说,白天参观佩特拉与晚上参观佩特拉完全是两种体验:

白天参观这座遗迹,会让人感叹古代建筑师的群体智慧;

夜晚的时候,古城建筑中的烛光则会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错觉。

每星期一、三、四三天,游客均可体验夜晚游城。不过,这座古城的观光票价格不菲,据说一张昼夜通票价值67第纳尔,换算成人民币足有670元之多。

不过,每个参观过这处圣地的朋友都说,这处景点的观光票价虽然比世界上其他景点都贵,但游览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参考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佩特拉 | 中国国家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