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的唐宋士人,为何会产生反击朝廷的思想?他们又是如何反击的

2020-10-09 14:22:32 作者: 落第的唐宋士

从考试结果来分析,其实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些相似:成功者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失败者开始另谋出路。而从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得以终结的科举制度,也的确是为封建时代的朝廷选拔出了不少人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对比那些中举的学子来说,落第的士人其实更多。而在这些落第士人当中,不少人就选择走上了反击朝廷这条路。那么,他们为何会走上这条路呢?又是选择了何种方式来反击朝廷的呢?

落第士人走上反击朝廷之路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朝廷产生了不满

对于家庭普通的学子来说,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豪赌。一次科考失败,可能还会安慰自己是时机未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一直未能中举的士人,自然就会对朝廷产生了不满。

对朝廷产生不满的个人因素

首先来说,这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大多有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科举于唐朝开始走上正轨以后,就被社会大众视为改变命运的一场豪赌。而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来说,科举成功不只意味着个人的飞黄腾达,更是有着改变家族命运的能力。所以,学子身上不只有自己的梦想、更有着家人的期望。

如《新唐书》中就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羔累举不中第,乃归。将至家,妻即先寄诗与之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已羞君面,君到来时近夜来。」羔见诗,即时而去。透过诗词中妻子对丈夫羔落第之后的责问、以及羔的反应,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羔心中的羞愧难安。

也就是说,对于那时候的学子来说,家庭期望和个人前途,就如同两座大山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了学心头。面对如此重压,自然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学子奋发向上,科举及第;二、心理崩盘导致考试失败,随后开始怨天尤人。

其次,中举和落第之后的极大反差,也让落第士人心中难以平复。中举之后的学子,那是春风得意: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落第的士人: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这其中的对比,简直不要太鲜明。

况且,更为重要的是,中举之后的学子前途坦荡:出席朝廷宴会、被皇帝召见、踏入仕途;而且,他们还有机会被高门看中,然后招为女婿(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很是具有时代特色)。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看,这些中举的学子都开始进入了人生直飞模式。

而对于那些之人来说:同样奋战十几年,眼看着别人逐渐走上了人生巅峰,而自己却要继续落魄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就足以使部分落第士人行为脱轨。

对朝廷产生不满的社会因素

而且,和个人因素比起来,科举考试的不公平性、可供落第士人选择的工作种类的稀缺性等社会因素,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唐朝时候的科举,没有对试卷进行密封的习惯。也就是说,那时候,考卷上学子的个人信息,是完全暴露在批卷老师的视野之中的。如此“光明正大”的批卷规则,就使得那些“权贵子弟”、“交朋高厚者”,有了被提前录取的希望。

而除去不糊名的科举改卷制度以外,唐朝还有名人举荐的科举潜规则,正如史书记载的那般:实以从古干时之道,至今取第之由,莫不路邈鳌头,程悬骥尾,苟非先鸣汲引,哲匠发挥,纵或自强,行将安适?

这对于那些权贵人士来说,科举就成了推荐自家子弟的一条通天之路。但是,这对于那些“上无朝廷之援,次无乡曲吹惠之警”的普通学子来说,简直就是被绝了科考之路。

比如说,唐玄宗时期,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科举,不幸落第。杨国忠知道以后,破口大骂道:生子不富贵耶?岂以一名为鼠辈所卖!于是,在杨国忠的威逼之下,当时的负责人员赶紧把杨暄从落榜名单里提了出来,给他安排了他考中的结果。

更甚者,主考官在科举考试之前,就会列出中举名单: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先,固已定于胸中矣。如此有“先见之明”的考官,你去哪里能找到?面对如此有内幕的科举考试,那些落第士人不发疯,才不正常。

落第士人,前途的渺茫。不同于当今社会的多样选择,唐宋时候的可供落第学子选择的工作种类实在是太少。不同于普通的农民、商人等,这些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学子,大多身无所长。就如同清代黄景仁在诗中感慨的那般: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没有特长、社会上可供落第士人选择的工作种类又少,如此为难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些士人势必会产生一种厌世感,而足够的自我反省并不能改变困境之后,这些士人就会把自我厌恶转换为对社会的对抗。

不满情绪日益堆积之后,这些落第士人开始反击朝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