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王安石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导致了王安石文学家的形象在大家心里过于浓厚,而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其实在古代文人的心里,进入仕途才是正道,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至于文学创作,只不过是用来怡情和抒发感慨的方式。
相比于李白,杜甫等其他文人,王安石的仕途之路是比较的顺畅的。王安石不仅聪明,而且很擅长考试,这就比其他人要好得多。历史上好多名人,比如徐文长,虽然有神童之名,也有神童之实,但是就是科举不行,怎么考怎么没有,只能让人感慨命运的奇妙。
王安石就没有这种担忧,早早顺利过了龙门,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从地方官坐起,一步一个台阶。这使得王安石已经是名声在外了,不过他的文名要比官名更响亮,于是朝廷一开始让他在文学方面发展,可是王安石无心此道,于是便去负责刑狱,深得大家的信任,但是因为为官正直,得罪了上司,于是便辞职回乡守孝。伺候朝廷屡次征召他赴任,都被拒绝。
王安石并不是要真的在家养老,而是在等待时机。当时的宋英宗在位,王安石的政治方略不被接受,所以只好隐居隆中。后来宋神宗即位,王安石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伯乐,便欣然出山。
宋神宗
宋朝自从创立以来,便着手改革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关系,彻底解决唐末藩镇的局面。于是经过一系列的权力分割,将地方的财政权,军权等分开,彻底杜绝了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条件。可是与此同时,政府规模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宋朝政府对待官员可谓史上最好,这就更加加重了财政负担。宋朝的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咋地,但是人员数量一点都不含糊,这就是困扰宋朝的冗官,冗兵,冗费的来源。政府人很多,但是办事效率并不咋地。军队士兵很多,但是对外战争老是吃败仗。慢慢的宋朝的财政开始吃力了。于是王安石便提出要改革,而且宋神宗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对他的主张很中意,于是就把王安石请到中央政府来,负责改革事宜。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虽说王安石改革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但是只要改革就会损害既得者的利益,于是旧派对王安石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和政治斗争。
大家不要以为反对变法就一定是小人,毕竟大家站的角度不同,而且新法很多地方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刚开始实行,很多方面还没有显现,于是很多爱国人士心里也犯嘀咕,其中就包括著名文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名人,小时候砸缸救人,长大了修史著书,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他负责的。可是在变法上,他站在了旧派的一边,还亲自写信给王安石要求他废除新法的一部分,王安石也很硬气,一一反驳。但是架不住反对的人实在太多,宋神宗心里也没了底。于是便把王安石改调其他部门,算是给了大家一个交代。但是心里又很认可王安石的理论,于是不久之后再次召回王安石,怎么此时朝中各种势力交织,改革派内部也因为各种事情发生分裂,改革已经难以为继,于是王安石不得不托病离职。虽然王安石离职,但是改革的而一些政策仍在施行。
直到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便彻底废除新政,而且任用反对派的司马光为相,算是将新政彻底打入冷宫。
而此时的王安石心情更加悲痛,不久便病逝,享年六十六岁。